1 / 20
文档名称: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工业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pdf

格式:pdf   大小:522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工业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pdf

上传人:流金岁月 2022/3/16 文件大小:5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工业微生物学实验实验教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
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1 细菌的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验证性必做生物类 4
2 细菌的芽孢染色和鞭毛染色验证性必做生物类 4
3 植物病源微生物的形态观察综合性必做生物类 4
4 植物病原细菌及其所致病害症状观察综合性必做生物类 4
5 植物病原菌物壹般形态和接合菌门真菌
基本形态及所致病害观察综合性必做生物类 4
6 担子菌门真菌的基本形态及所致病害
的观察综合性必做生物类 4
7 有丝分裂孢子真菌的基本形态
及所致病害的观察综合性必做生物类 4
8 病原物的分离培养和接种综合性必做生物类 4
9 植物的抗病性和病原菌的生理分化设计性必做生物类 4
六、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壹细菌的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1、目的、
1)掌握显微镜油镜正确使用方法;
2)学****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单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3)单染色法注意固定时不能烤,水洗水流不宜大急;
4)革兰氏染色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酒精脱色的程度;涂片要薄,否则影响脱色;
菌龄也影响染色结果,掌握好染色的时机。
2、内容、材料和方法
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壹项基本技术。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和背景
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
所谓简单染色法是利用单壹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的壹种方法。此法操作简便,
可用以观察微生物的形状、大小及细胞排列状态,是微生物技术中应用广泛,操
作简便的染色法。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类。碱性染
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合。因细菌蛋白质等电点较低,当它
生长于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时常带负电荷,所以通常采用碱性染料使其
着色。例如,美蓝(亚甲蓝)实际上是***化亚甲蓝盐(methylenebluechloride,缩
写为 MBC);它可被电离成正、负离子:
MBCmethylenebluechloride-
带正电荷的染料离子可使细菌细胞染成蓝色。常用的碱性染料除美蓝外,仍
有 结 晶 紫 (crystalviolet) 、 碱 性 复 红 (basicfuchsin) 、 番 红 ( 又 称 沙 黄 ,
safranine)等。
酸性染料的离子带负电荷,能和带正电荷的物质结合。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
使培养基 pH 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因此易被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
等酸性染料着色。中性染料是前俩者的结合物又称复合染料,如伊红美蓝、伊红
天青等。
染色前必须先固定细菌,其目的有二:壹是杀死细菌,使细胞质凝固,菌体粘附
于玻片上;二是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常用的有加热和化学固定俩种方法。固
定时应尽量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革兰氏染色法是 1884 年由丹麦病理学家 C.Gram 所创立的。革兰氏染色法
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俩大类,是细菌学
上最常用的鉴别性染色法。
革兰氏染色法的主要步骤是先用结晶紫进行初染;再加媒染剂--碘液,以增加染
料和细胞间的亲和力,使结晶紫和碘在细胞膜上形成分子量较大的复合物;然后
用脱色剂(乙醇或***)脱色;最后用蕃红复染。凡细菌不被脱色而保留初染剂的颜色(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如被脱色后又染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者为革兰
氏阴性菌。
该染色法所以能将细菌分为 G 菌和 G -菌,是由这俩类菌的细胞壁结构和成分
的不同所决定的。G-菌的细胞壁中含有较多易被乙醇溶解的类脂质,而且肽聚糖
层较薄、交联度低,故用乙醇或***脱色时溶解了类脂质,增加了细胞壁的通透
性,使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易于渗出,结果细菌就被脱色,再经蕃红复染后就成
红色。G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层厚且交联度高,类脂质含量少,经脱色剂处理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