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15 古诗二首.ppt

格式:ppt   大小:33,300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5 古诗二首.ppt

上传人:慢慢老师 2022/3/16 文件大小:32.5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5 古诗二首.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课导入
看,荷叶碧绿接天,荷花娇艳美丽;白鹭一飞冲天,西岭上积雪千年不化。听,黄鹂在空中鸣叫,声音悦耳动听……这些美丽的景象,是不是让你心驰神往呢?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去领略这独特的风光吧!
古诗二首
15
二年级下册
晓和事件。
解读诗题
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认真读古诗,解读诗句:
到底
诗意是: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节的不同。
有 有什么不同呢?设置悬念,引发思考。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与天空相接
格外
无边无际的碧绿色
太阳映照
诗意是: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荷花在太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红艳。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衬托
莲叶范围广,气势宏大
荷花之美
颜色绿
红得艳丽,光彩照人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碧”“红”二字,将六月西湖那不同于其他时节的绮丽景象,写得十分传神。
莲叶之美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六月秀丽美景
友人分别恋恋不舍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议论
写景
层次梳理
风光——不同
赞美景色
眷恋友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六月
议论
荷花——别样红
莲叶——无穷碧
写景
主旨归纳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通过对西湖六月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绝 句
[唐]杜甫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著有《春望》《春夜喜雨》《望岳》《登高》等作品。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绝 句
[唐]杜甫
jué
táng

lí
míng
háng
lù
hán
lǐng
bó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朗读指导
/
/
/
/
/
/
/
/
/
/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黄莺,叫声悦耳。
羽毛纯白,能高飞。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飞翔。
认真读古诗,解读诗句:
由近及远
“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
相互映衬
动态之美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指西岭雪山上常年不化的积雪
从很远的地方开来的船只
诗意:从窗口可以望见远处西岭上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江面上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而来的船只。
停泊
诗人是从屋里向窗外望去的,所以看到远处的西岭雪山,就像是镶嵌在窗户上一样。
由远及近
“千秋雪”表现出时间的永恒,而“万里船”又让人联想到广阔的空间。这虽是诗人的想象,但诗的意境却因此显得更加幽远、开阔,显示出诗人开阔的胸怀。
静态之美
心情愉悦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层次梳理
白鹭——上青天
色彩明丽
清新开阔
绝句
黄鹂——鸣翠柳
动态
东吴——万里船
西岭——千秋雪
静态
主旨归纳
《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成都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拓展延伸
描写荷花的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杨万里《小池》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唐·王昌龄《采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南朝民歌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绝 句
绝 句




无论是杨万里对莲叶、荷花的赞美,还是杜甫对草堂周围景色的描绘,都在启示我们:只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挥想象,就能够写出好的作品来。



课后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