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了对权力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是政府下属的职能单位,主要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既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还具有管理职能。在权力面前,缺少了监督,就会给不法人员以可乘之机,导致贪污腐败、不作为等现象的发生,就难以建设结构优化、职能科学、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更难以让人民满意,影响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通过内控管理,形成惩戒机制、防范机制、保障机制,对权力实施监督,推动政府的廉政建设。(2)财政资金的使用更具科学性。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不断地改进工作流程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有效履行职能,尤其是财政资金的使用,这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与老一百零一姓息息相关,科学合理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对实现公共服务的目的至关重要。目前,在这方面漏洞较多,体现在资金管理弱化现象突出、预算编制不够系统、预算执行不力等。因此通过内部控制达到财政资金科学化管理和合理化使用,为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提供保证。(3)有利于工作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目前正处于财税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下大力气提高内部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推进单位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进程。加强内部控制,使财务信息达到及时、可靠、完整的标准,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方式。(4)有助于风险防范能力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极大的,一旦有风险出现,如果应对不及时、处理不得当,引发的后果是很严重的,而内控管理在消除隐患、堵塞漏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内控管理能够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降低风险,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问题
(1)缺乏内控管理意识。在现阶段,还有一些单位由于对内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形式化突出,工作开展不够深入,走过场,使得工作陷入瓶颈,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很多单位更多的是重视业务开展的情况,忽视了内部管理,认为内控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业务部门基本无关,造成内控管理制度徒有虚名。(2)缺乏健全的内控管理制度。在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缺失,主要是由于对内控管理的认识比较片面,导致某个关键节点不完善、不全面,常见的如对风险的评估流程不够明确等等,造成相关要求难以落到实处,其次,内控制度没有形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