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缪刺法与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5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缪刺法与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oc

上传人:书籍1243595614 2016/11/26 文件大小:5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缪刺法与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缪刺法与巨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郑州市中医院楚海波付俊丽廉全荣董华丽赵高峰摘要目的:评定缪刺法、巨刺法与传统针刺法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病例按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分别采用缪刺法、巨刺法、传统针刺法。在治疗前和4周后,分别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FM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指标。结果:三组在治疗4周后进行分别比较,均可以加速偏瘫早期的恢复进程,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结果明显改善,提高中风偏瘫患者的治愈率。关键词:缪刺法;巨刺法;传统针刺法;中风;偏瘫;疗效评定1观察对象所选病例均来自郑州市中医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脑病科住院病人,选择其中确诊为中风偏瘫的患者。:参照199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修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符合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且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未接受手术及溶栓治疗。,年龄在40岁~75岁,发病在2周以内的住院患者,偏侧肌力≤3级,并签订知情同意书。(1)年龄<40岁或>75岁者。(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经检查证实由脑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代谢障碍所致的偏瘫患者。(4)妊娠期妇女及不愿接受针灸及治疗者。(5)合并有心、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传染性疾病、精神病患者。(6)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自动退出或因其他原因引起严重不良事件者。,按20%比例可能发生脱落或丢失,实际纳入病例为180例,全部病例来自郑州市中医院脑病科住院患者。所有纳入病例按就诊先后依次分为缪刺组、巨刺组、传统针刺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5版》接受神经内科的基础药物治疗,在急性期生命体征平稳48h,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9分时开始进行三种针刺治疗。针刺选穴:上肢选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选取环跳、髀关、伏突、足三里、三阴交、解溪、太冲。肝阳暴亢型:加肝腧、肾腧。手法:用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泻法;风痰阻络型:加脾腧、中脘、丰隆。手法:用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平补平泻手法;痰热腑实型:丰隆、阳陵泉、十二井。手法:用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气虚血瘀型:加脾腧、胃腧、气海、关元。手法:均用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补法。阴虚风动型:肝腧、肾腧。手法:均用捻转与提插相结合的补法。操作方法:缪刺组和巨刺组均选健侧穴位为主,传统针刺组选取患侧穴位为主。缪刺组要求浅刺,中络即止;并在拇指少商穴、足趾大敦穴点刺放血。巨刺组进针较深,直达经脉,两组均根据辨证虚实分别给予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要求病人有针感。缪刺组和巨刺2组,瘫痪轻者,要求病人活动患侧肢体;瘫痪重者,要求家人或陪护帮助患者活动患侧肢体,每次30分钟。传统针刺组运用快速无痛进针法,将针迅速刺入皮下,使针刺区域有酸、麻、沉、胀感,根据辨证虚实分别给予补法、泻法或平补平泻手法。三组每次均针刺半个小时,三组均可采用G6805Ⅱ型电针仪,通电30分钟,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