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色,包括坦克、战士、法师、射手、刺客和辅助,每一种职业角色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点。比如说坦克和战士在承受伤害方面的能力较强,但伤害输出相对较弱一些;法师和射手属于输出型的选手,对敌方英雄伤害较高,但同时承受伤害的能力较弱;刺客属于收割型的输出选手,对敌方英雄、尤其是残血英雄的伤害较高,但同时自身承受伤害的能力较弱。因此,无论是哪一类的英雄,都需要游戏者充分发挥该类英雄的优势,提高自身作战能力。此外,《王者荣耀》还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竞技类游戏。以5V5为例,在团队组成中,系统默认需要一个坦克或战士、一个法师、一个射手、一个刺客、一个辅助,这样的阵容搭配可以充分发挥各类英雄的优势。在游戏中,需要团队的相互配合,因此在游戏界面的左上角有一个地图可供游戏者查看各英雄的走位、实时战况等。一旦发生团战,己方英雄要及时地进行支援,有效地配合,才能在游戏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在这个团队合作的游戏中,可以单挑,但不可以盲目逞英雄,一个再厉害的英雄都承受不住两个以上敌方英雄的围攻,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游戏中是需要团队配合的。第三,依托历史人物的同时,理性辨析游戏与现实。无论是任何作品,来源于现实题材,总会给带来真实感,使消费者更具有代入感。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学的沉浸感机制。为了给游戏者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王者荣耀》选择了以历史为背景进行游戏。当然,这也是该游戏备受争议的地方所在。在游戏中,英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原型,或来自于真实的历史人物,如李白;或来自于神话传说,如嫦娥;或来自于文学作品,如孙悟空。但英雄人物在原型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地进行了再创作。有些创作的幅度较小,与原型的吻合度较高,比如后羿,在游戏中是作为射手而存在;但有些创作幅度较大,与原型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刘备、李白等人物刺客角色等。此外,在每一局游戏中,英雄的选择取决于游戏者所拥有的英雄,而非英雄原型的真实背景,所以导致了不同时代的英雄能够齐聚一堂,比如三国的曹操、唐朝的李白、商朝的妲己等。这仅仅是一款手游,但又不仅仅是一款手游。对于游戏者来说,要学会批判性的思考,对于游戏中的角色也不能形成定型思维。要知道,游戏与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游戏与历史之间更是不能直接划等号的。来源于历史的游戏是为了增加游戏的真实感,但不能因此而忽视了游戏的再创作性对历史的改变,更不能将之作为真实的历史而对待。
3游戏所带来的教育价值思考
可以说,及时反馈的同时,形成体系的奖励机制,是教学活动中可以有效借鉴的一个评价机制。这让学生可以明确地认识到,某个行为在得到及时反馈的同时,对个体的长期发展也会产生影响的。比如在美国KIPP(KnowledgeIsPowerProgram)学校,对于学生的发展,除了对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以肯定或制止之外,还形成了虚拟币——KIPP币的长效奖惩机制。一旦学生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那么就会发放一定数量的KIPP币,反之则扣除,最终学期末通过KIPP币来决定学生是否具有参加学期末远足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及时反馈可以通过课堂上与学生的对话、课后作业等方式来表现,而成体系的奖励机制则可以通过与学生、同事等共同探讨商议,选择学生期待的奖品作为吸引力之一,鼓励学生能够在成体系的奖励机制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二,在强调个人能力发展的同时,注重团队的合作。在教育中也不例外。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来看,每个个体都具备八项智能,但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智能是不一样的。在实践教学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具有个人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学习特长。在肯定个体进行独立学习的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将每一个体的优势集中起来,必然将呈现出“1+1>2”的效果。第三,作为教育者来说,需要合理引导学生对英雄人物进行反思,有效开发游戏中的情节作为课程资源,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喜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比如英雄原型的故事与游戏英雄的差异,让学生知晓游戏和现实之间是有区别的,是“来源于现实,但又不同于现实”。再比如利用后羿的攻击范围作为题设,求取扇形面积,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反思游戏的益处;而非仅仅将之作为娱乐活动。同样的,在教学过程中也倡导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氛围,通过案例分析、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这些举措也都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代入感,能够意识到知识的实践应用价值。同时,也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案例、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其真实性,在创作中还需要注意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