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情境探疑”教学形式教学设计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授课时间
课 题
走进大自然
设计者
田雨风
教学内容
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能用所学知识(大数、线和角)描绘生活环境
和 “情境探疑”教学形式教学设计
年 级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授课时间
课 题
走进大自然
设计者
田雨风
教学内容
走进大自然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能用所学知识(大数、线和角)描绘生活环境
和设计生活环境。
2、感受生活中较大的数和线和角的知
识的运用,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生活中较大的数和线和角的知识的运用,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 点
能用大数描绘生活环境,会用线和角的知识设计
生活环境。
难 点
能用大数描绘生活环境,会用线和角的知识设
计生活环境。
课时数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形式)
情境探疑”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设疑立标
1. 课件出示秋天的风光,创设秋游的情景,激发学生积极参和的兴趣。
2。 课件进入秋游目的地――青少年校外活动营,感受宽阔且美丽的活动营。
3. 引入活动――今天活动营里有竞赛活动,我们也一起去参和吧。
凭借情境 解疑构建
活动一:竞选最正确小导游
老师用课件出示P29的活动营介绍图,其中数据列在旁边.
请学生根据数据介绍青少年校外活动营,评出最正确小导游。老师可结合学生的介绍进展提问和指导:
1. 你是怎样纯熟的读写这些大数的?(指导学生说应该先分级,再读写;读写时还要注意哪些零要读,哪些零不读。)
2. 三百多万平方米的面积有多大?相当于几个我们的学校?几个教室?(学生没学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没法算,但老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乘法估算一下,一间教室是50平方米,那10000间教室才50'0000平方米,也就是约要 60000间教室才有300’0000平方米。同样的,让学生拿所熟悉的更大面积的地方和这比较,使学生对这个百万的大数有更深化的体会。)
3。 这里的花草树木多吗?你能描绘一下吗?把学校后山的荔枝树林的树和这里的比较一下。
活动二:比一比,看谁发现得最多
比赛说明:活动营的很多建立都隐藏着我们的数学知识,看谁能在活动营里发现得最多。
让学生自己观察课本P29-30的图,找出学过的数学知识。老师可适当引导:
1. 你发现这里的小桥、小路还有房子等等和我们刚学的什么数学知识有关?(复习线的内容)
2。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说说你发现的图中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