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集中集热,集中储热,分户供水
2、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分户供水
3、一家一台,独立供水(紧凑式单机、阳台式),分散式
4、集中集热,热量供给热力站或锅炉房,提高基础水温
5、无动力循环即热式换热系统(直供式、回水管网补热)
案例:
1、集中集热,集中储热,分户供水
2、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分户供水
3、一家一台,独立供水(紧凑式单机、阳台式),分散式
4、集中集热,热量供给热力站或锅炉房,提高基础水温
5、无动力循环即热式换热系统(直供式、回水管网补热)
案例:密云房地产总公司-阳光家园
案例:立水桥空军部队
金融街 融华世家小区
案例:金融街 融华世家小区换热站
1、太阳能集热器的瞬时效率=集热器的系统效率
2、分离式太阳能系统好于紧凑式系统
3、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太阳能系统集成商
4、太阳能收集起来的热量=节能量(真正节能=收获
能量-自身的能耗-运营维护能源-制造安装耗费资源)
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对传统能源系统更复杂,更难做好,目前存在的太阳能系统多为问题系统。与其做问题太阳能系统,不如不做。
阳台式安全隐患
压力小,99%为开式系统
混水难
用水不稳定
压力能损失严重
结垢问题,换热效率逐年递减。
长期蒸煮产生亚硝酸盐。
开式系统滋生大量菌团。
室外不能耐低温,水管冻裂。
保温材料,耐候性差。
电热带不耐高温。
垫片不耐高温、形变。
手动切换不方便
开式水箱不能与常规闭式系统兼容,导致屋顶太阳能冒水
大容量水箱加热耗能高与加热时间长
低温热量不能充分利用
收集热量的问题实际上是把管道中的冷水最大可能提升温度的问题。
目前常规做法是通过不停的搬运(水泵),实现热量的收集(开式单机、系统)。
耗能,不环保。
故障增多。
突兀的圆
突兀的圆
1、水压、水质问题解决方案:
2、太阳能家用机专用辅材:
太阳能专用管道
太阳能专用保温材料
电热带
3、太阳能家用机与常规热源接驳,充分利用太阳能潜热:
4、解决普通圆水箱突兀问题:
将圆变为方圆,与建筑更好的结合
一次系统:
1、安装无施工图纸或图纸简单,工人现场“对付”
2、传感器探头信号收集失真。
3、各分支集热器单位面积流量不平衡。
4、电热带能耗高且问题多多,过冬就是“过关”。
5、热水供水水压、水质问题。
6、自身能耗大(循环水泵、电热带、增压泵)。
二次系统:
气堵、气泡问题严重。
过热问题。
换热介质寿命、费用问题。
串并联问题(elco直流管)。
换热参数(换热面积、换热水泵)缺乏理论计算。
系统效率低(20-40%)。
1、太阳能系统效率
2、系统自身能耗
3、与建筑的结合
4、管理成本、运营维护
5、热水的利用率
6、太阳能自身寿命
标明系统将有效的光照转化成热量的能力
紧凑式系统高于分离式系统
直接加热高于间接或多次换热
分离式系统效率国家标准41%,一般国内分离式系统效率20-50之间,国外系统最好可以达到53%,%
紧凑式系统效率60-65%。
案例:某品牌某项目系统效率报告(%)
案例:我司福田项目系统效率报告(%)
案例:我司无动力循环即热式热水系统报告(%)
系统运行时,耗费的常规能源的量,尽可能的把系统能耗降到最低,紧凑式太阳能系统,可以做到“0”
耗能环节:集热循环泵、增压泵、管道循环泵、电热带(结冰区)、辅助电加热、控制柜等
如何降低系统能耗?
外立面美观(隐藏、彰显、融合)
屋面荷载(水箱间2-3吨/平米,集热器100公斤/平米)
集热器基础
管井布置
与常规热源的结合方式
水箱间空间占用、建筑成本分摊
系统简单、产权属于小业主,维护简单
降低系统能耗
提高系统稳定性
合理设定太阳能热水“保证率”
太阳能系统效率越高,利用率越高
管网损失,路由尽可能短
热水统筹使用比分散使用利用率高
水质保证,水质无二次污染,可做厨房用水,提高利用率
平板高于管式集热器
部件寿命影响系统寿命,关键辅材不可忽视
系统越简单寿命越长,紧凑式好于分离式
越经常使用,结垢越少,集热镀膜衰减越少,寿命越长
太阳能满足率高(60-90%),系统利用率低。
从图20中可见,鑫泽阳光公寓太阳能热水系统总体基本满足小区的用水需求,一年中的1月、2月份,两个月的时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热水供应量小于用户需求量,太阳能只能满足总需求量的约70%。而一年中的其他月份,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的热水基本能够满足小区的用热水需求,在4月-10月期间,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热量大于用户需热量。尤其在夏季,系统处于过热的情况比较多,最大过热量约225%。
哪种集热器好,哪种集热器不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