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doc

上传人:小泥巴 2022/3/1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
  摘 要:根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将班级与团支部的工作素养、目标意识结合,形成以团支部为主导,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的一体化工作,使“班团一体化”成为当代高校的重点工作。而如何才能高效率的建成高校“班团基层团组织建设探析
  摘 要:根据《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将班级与团支部的工作素养、目标意识结合,形成以团支部为主导,班委会为主要执行机构的一体化工作,使“班团一体化”成为当代高校的重点工作。而如何才能高效率的建成高校“班团一体化”,发挥出“班团一体化”的最大作用,提高班级与团支部的凝聚力,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这对各高校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班团一体化;高校;团支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校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增强团员思想意识、强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共青团和教育部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班团一体化”建设,并明确提出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或者团支部书记兼任副班长的制度。而想要在高校真正实行这种“班团一体化机制”,使他切合实际的运营,则是要采取一些行动将这种机制建立,加快高校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将思想政治贯穿到班级中。
  一、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班团学生干部职责分工不明确
  大多数高校里,因大部分时候辅导员、班主任往往是单独与班长对接,团总支书记与团支书对接。辅导员、班主任或团总支书记未能使团支部委员和班级委员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及分工。导致班长、团支书工作比较繁忙,团支部委员和班级委员比较空闲,工作无法正常分配到各个学生干部身上。造成一些班长、团支书独自揽事、熬夜完成或者是敷衍、草率完成的局面。由于有些班长、团支书认知思维等问题,班委、团支部成员对工作区分认识不清、工作职责分工不明确,混淆工作,经常出现一些工作交叉、工作重复的局面,使得工作效率低下,班团建设不够成熟。
  (二)学生干部责任心不够、班团地位发展不均衡
  现在高校中“95后”和“00后”可以说是各占一半,而其实这些青少年才刚刚步入社会,所谓的一些观念问题还处于一个建立状态,需要指导和带领。而现在大部分同学是独生子女,就是在全家人的宠爱下成长的,这也导致大部分独生子女身上带着一股“惰性”。而作为学生干部,最重要的是能力、责任心及奉献,若不具备是无法胜任学生干部的工作。而且许多同学认为,一个班级中,最重要的是班长,其次才是团支书,团支部委员的地位是低于班级委员的,团支部是为了班级服务。且团支部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团员开展,而班委的工作则是针对所有学生展开的,且工作内容也更加贴近于学生本身,这就弱化了团支部的作用,使班团地位发展不平衡。
  (三)班、团分化管理,班委、团支委之间缺乏沟通
  班级工作分为团支部工作和班级日常工作,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一般是由班主任、辅导员与班长进行交接,再由班长向班委进行下传,而团学工作则是由团委与团支书进行对接,然后再由团支书传达给团支部委员。班委和团支部委员只专注于自己所需完成的工作,泾渭分明,缺乏沟通与交流,在有共同任务时,会有很多盲区,很多工作并不能落到实处,例如:班级工作,是由班委主导,大多数班委一锤定音,没有团支部委员的参与。而团支部委员商议团活动,也无班委的参与。班级分化管理严重,不利于班级发展和建设。
  (四)班团活动形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