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反思
摘要: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重点,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因此,要想提升英语水平,就必须掌握大量的词汇。思维导图是知识可视化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学忆词汇,从而提高词汇量。通过对燥、机械化的方法记忆词汇,不仅效率低下,久而久之,会逐渐消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最终,会丧失英语学习的兴趣。随着年级的提高,英语词汇的难度和数量也不断增加,这些将成为学生英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让学生望而却步。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英语词汇学,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思维导图理论能起到显著的作用,将思维导图理论引入词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思维导图及其研究现状
思维导图是世界大脑先生和世界上最具创造力的智商保持者东尼博赞先生在1970年代创造的。“思维导图”的概念随着《启动大脑》的出版,传播到世界。思维导图的英文名称是mind map。中文有很多名字,例如,思维树、记忆树等。东尼·博赞(2004)对其下的基本定义是:“思维导图是记录发散思维的工具,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它结合了全脑的概念,增强了思维能力,激发了想象和创造力。”我国学者赵国庆(2012)将思维导图定义为促进思维激发和思维整理的可视化、非线性思维的工具。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思维导图作为一个相当抽象的理念,融合了色彩、线条、图形等元素,综合运用发散联想的方法记录一些事物,最终将知识从隐性转化为显性。
目前,国外学者对于思维导图的各项研究、开发已步入成熟阶段,并在跨域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上,很多国外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研究者们主要关注三方面的研究:思维导图应用在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思维导图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研究。
我国对思维导图的研究晚于国外,各学科间的研究不够全面,但在教学领域的研究很多。在词汇教学方面,经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学者们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例如:毛海燕、单宏磊(2008)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学习单词,研究发现,“思维导图与词汇教学相结合,可以打破传统的詞汇教学形式。它能够帮助学生创建词汇学习网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孙彬(2010)通过教学实践来探索词汇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找到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记忆单词的途径,得出思维导图能够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陈美莲(2014)通过让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所有单词进行丰富的联想,画出思维导图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及时复习,发现可以使学生的词汇量迅速增加。谢秀娟(2017)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词汇记忆训练,发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善学生机械记忆的现状,提高其深层记忆能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国内在思维导图的研究上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关研究越来越多,成果丰硕,而且在学科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研究是比较多的。但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理论创新性不强、思维导图的应用在学科间缺乏对比等。研究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时,每位学者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意识到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地位,发挥思维导图的积极作用。
三、思维导图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一个词可能有同义词、同音异义或同音同形异义词,这种情况在英语词汇中是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