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游子吟》说课稿.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游子吟》说课稿.doc

上传人:花双韵芝 2022/3/18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游子吟》说课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万安街道华丰小学:孙家武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这首诗编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歌开头用“线”与“衣《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万安街道华丰小学:孙家武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这首诗编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十五课,诗歌开头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慈母为游子在灯下缝衣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表现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深情。最后两句运用寸草游子、阳光母亲这样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了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感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歌大
意。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吟诵,想象品读,结合相关资料理解等方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从而让学生用行动感激母亲,热爱母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品读诗句,体会诗歌表达的母爱;难点为体会母爱的伟大及作者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二、说学情
对六年级小学生来说理解此诗并不具有特别的难度,难在学生对诗中感情的理解。学生凭借自身现有的生活体验,很难透彻诗人“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的醇厚情怀。因此,学习本课,应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入情;二是要在充分的情感渲染中,
1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以情促读,以读悟情,由此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良好的生
活情操。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关于阅读的建议,关于合理开发课程资源的建议,对
于本首古诗的教学,我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资源整合法、合作
探究法;学法为自读感悟法、想象交流法、读写结合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1、课前播放歌曲《母亲》引出课题,力求实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补充资料)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7分钟)
1、初读全诗,做到正确、流利
2、听课文范读,再读,做到有节奏、有韵律
3、交流感受:读了这首诗之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一开始
就充满一种体验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参与感。
三、细读品味,体会意境(12分钟)
1、诗中哪些诗句是描写儿子离家前慈母对儿子的关爱的?找出来,读一读。
2、展开想象,适时朗读
①读着诗句,看着插图,你的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场景呢?
②母亲心里会想什么?她还会担心什么?
③假如你就是那位孩子;你明天就要远行,半夜醒来,蒙胧看到
鬓发斑白的老母亲在微弱的小油灯下一针一线地为你密密缝制着衣服,你的心中会怎样想呢?
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游子吟》说课稿
2
《游子吟》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