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242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课件.ppt

上传人:临近再说 2022/3/18 文件大小:3.17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塞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脑血管病
概述
脑血管病: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脑神
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脑血管病的基本病理生理
血管因素
血液流变学
因素
血流动力学
因素
缺血(血管
闭塞)
出血(血管
破脑血管病
概述
脑血管病:是由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以脑神
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脑血管病的基本病理生理
血管因素
血液流变学
因素
血流动力学
因素
缺血(血管
闭塞)
出血(血管
破裂)
混合性中风
TIA
脑梗塞
动脉硬化
动脉瘤
血管畸形
高血压
低血压
血液病
血粘度改变
RBC变形性
蛛网膜下
腔出血
脑出血
脑部血液供应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脑干和小脑的血液
脑底动脉环(Willis):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起始段,颈内动脉末端,后交通动脉,大脑后动脉起始段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
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35)
(一)颈动脉系统 (二)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 脑卒中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430)

2. 血管畸形
3. 颅内异常血管网症
(二)脑出血(431)
3. 肿瘤性出血 4. 血液病 5. 淀粉样脑血管病 6. 动脉炎 7. 药物 8. 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三)脑梗死
2. 脑栓塞3. 腔隙性梗死 4. 出血性梗死
……
我国脑血管疾病分类
脑血栓形成 Cerebral Thrombosis
发病率最高,约占全部中风的 70-80%
常见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伴有高血压,最多见
脑动脉炎(梅毒、钩端螺旋体)次之
结缔组织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少见
发生在颅底动脉环、基底动脉、颈动脉分叉处
病理生理
中心坏死区:局部脑缺血后中心部位的脑细胞在5-8分钟内发生不可逆性的坏死。
缺血半暗带:周边区即为缺血“半暗区”包含了大量休眠的脑细胞,它们既可发展为坏死,也可以在及时恢复血流后保持该脑组织形态学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恢复脑的功能。
治疗目标
缺血半暗带 Penumbra
缺血半暗带
缺血半暗带
临床特征
发病率为:110/10万
发病年龄:60岁以上,
起病状态:多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发病
进展情况:数小时2-3日
前驱症状:头昏、眩晕、肢麻或TIA的表现
多数无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症状
临床表现
取决于病变动脉供应的区域
颈内动脉系统
一侧半球受累:对侧中枢性偏瘫、感觉障碍、失语(优势半球病变)
椎-基动脉系统
脑干、小脑受累: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颅神经麻痹、共济失调
1 颈内动脉:三偏征和精神症状为多见,
有失语、失用和失认,黑蒙交叉性麻痹等
颅内主要动脉闭塞的表现
2 大脑中动脉:最常见。主干闭塞时有三偏
征,主侧受累时可有失语和失用
3 大脑前动脉:周围支受累时,瘫痪以下肢为重,可排尿障碍;深穿支阻塞,影响内囊前支,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
2 小脑前下动脉:与上基本相同,无球麻痹,有病灶侧耳鸣、耳聋。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
1 小脑后下动脉(Wallenberg)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部梗塞,眩晕、眼震,病灶侧球麻痹,共济失调及Hroner征,病灶侧面部对侧躯体感觉减退或消失。
颅内主要动脉闭塞的表现
颅内主要动脉闭塞的表现
4 大脑后动脉:
枕顶叶综合征:以偏盲和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朦等多见,可有体象障碍、失认、失用
丘脑综合征:深穿支梗塞,偏身感觉障碍及感觉异常以及锥体外系症状
3 基底动脉:
高热、昏迷、针尖样瞳孔、四肢软瘫及延髓麻痹。迅速危及病人生命,个别为闭锁综合征。
颅内主要动脉闭塞的表现
5 基底动脉桥脑分支:
① 桥脑旁正中综合征(Foville综合征):
病灶侧外展不能,眼球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偏瘫。
② 桥脑腹外综合征(Millard-Gubler综合征)
病灶侧周围性面瘫及外直肌麻痹,病灶对侧偏瘫,可有两眼向病灶侧凝视不能。
脑脊液多正常
DSA可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的部位和程度
CT早期可等密度,24h后可见到低密度区
MRI检查则可在早期发现梗塞部位
PET,测定脑血流量,葡萄糖代谢及氧代谢,若减低或停止、提示存在梗塞
实验室检查
神经影像检查时间的重要性
发病在6小时内急诊MRI(-),MRA(+)
神经影像检查新技术的应用: 超早期(< 3- 6小时)评价缺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