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文档名称:

2012年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及规划.pdf

格式:pdf   大小:5,974KB   页数:4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2年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及规划.pdf

上传人:周瑞 2022/3/18 文件大小:5.8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2年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及规划.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华强里。商业和服务
业总营业面积 206 万平方米,日均人流量 50 万人次(节假日高峰 70
1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与规划
万人次/日),年营业额 300 亿元,其中,电子销售额约 200 亿以上,
是目前深圳市销售额最大的商业中心。商业区商业和服务网点总数为
1444 个,其中,批发业网点 32 个,零售业网点 672 个,餐饮业网点
439 个,以中小电子企业、中高等收入的本市居民、外地观光人士为
主要消费群体,经营电子信息类产品的批发与零售,家电,时装、鞋
帽等百货类商品零售,以及餐饮服务。主要业态为:专业市场、百货
店、专业店、专卖店。区内有赛格电子市场、华强电子市场、中电电
子市场、远望数码商城,女人世界、天虹商场、茂业百货、万佳百货、
顺电家居广场、国美电器、明香酒家等著名商业网点。
(二)华强北商业区发展阶段的判断
华强北商业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市场形成、市场发展阶段,现正
处于市场调整阶段。
:上世纪 90 年代初至 90 年代中期
华强北商业区的前身是上步工业区,是深圳特区发展中最早以生
产电子、通讯、电器产品为主的工业区。 90 年代初,随着特区经济
的发展,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上步工业区地价高启,生产成本大幅升
高,工厂纷纷外迁,赛格集团率先将厂房改建成电子专业市场,为华
强北日后成为国内外电子产品集散地奠定了基础。专业电子市场的发
展为华强北带来了规模庞大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而带动了超市、
百货等零售业的发展。万佳的进入为华强北的繁华带来了良好的开
端,随后顺电、女人世界、万商、曼哈等商家陆续入驻,标志着华强
2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与规划
北商业区从工业区转形为综合性商业区。这一阶段,市场因素起着主
要作用,而对于在工业区转形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凭着敏锐的市场
感觉并承担着市场培育成本的商家而言,政府对华强北商业区功能转
变采取的扶持性政策,使商家从土地用途向商业功能转变过程中获得
了利润空间,极大促进了华强北商业区的形成。
: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
经过数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家聚集到华强北,华强北商业区
形成了多业种多业态商业并存的格局:华强路与深南路交汇处两侧形
成全国著名的电子、通讯市场,华强路以西,围绕振华路、振兴路两
侧主要形成服饰、化妆用品、鞋帽等零售集聚区,而与华强北垂直的
振兴路、振华路两侧形成庞大的饮食、娱乐市场。但随着商业的发展,
原有落后的工业区基础设施与商业发展不配套的矛盾日益突出,市、
区两级政府于 1998 年投资 4500 万元,对华强北进行了一期改造,大
大改善了华强北商业街的城市环境和该区域的商业、购物、观光、旅
游等市场环境,并于 2002 年正式成立了华强北商业街管理委员会办
公室。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共同作用下,吸引了新老商家增加投资或
是携巨资进驻华强北发展商业,盘活了华强北商业区及周边长期空置
的物业,华强北市级商业中心的地位确立。这一阶段,政府根据市场
需求顺势而为,通过改造商业环境,引导市场发展,规范经营秩序,
强化治安管理等,提升了商业品质,扩大了华强北商业区的经营规模、
市场辐射力、社会影响力。
3华强北商业区发展定位与规划
3.市场调整阶段:2004 年至今
经历了商业的快速发展,商业区的竞争加剧,犹其表现在普通商
品的零售业,2004 年以来,以佳华、铜锣湾为代表的百货店或是服
装专业店,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和华强北强大的电子市场潜力的吸引
下,纷纷转向电子产品的经营,从而又加剧了电子产品市场的竞争,
市场步入了自发的调整阶段。与此同时,规划滞后,政府划拔用地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