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预防新冠疫情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47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预防新冠疫情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上传人:幸运xu 2022/3/19 文件大小:1.4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预防新冠疫情基础知识培训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预防新冠疫情
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新型 冠状
是 什 么


2019新冠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预防新冠疫情
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新型 冠状
是 什 么


2019新冠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
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等较严重疾病。
新冠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感染。
新冠 病毒
传播
途径

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
大多数病例仍与直接接触有关,主要发生在近距离接触过程中。
新型 冠状 病毒
易感
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
没有证据表明猫狗等宠物可以被感染。
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感染


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早期的症状和一般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症状有相似之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肌肉酸痛




病 毒 后
1
随着症状的加重,病人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甚至会出现呼吸窘迫等严重症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会发现肺部有磨玻璃一样的肺间质的改变。表现严重的还会出现 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凝血功能障碍 和 肾功能衰竭 等。
,也有少数病
人会表现为胃肠道的反应,比如腹痛。
2
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会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度数在 ℃以上。另外还会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包括 咳嗽、喉咙疼痛 等。

3
出院患者
传染
可能性很小。
从临床经验来说,康复和出院病人经过了两次核算检测阴性,没有病毒复制了,同时自身产生了抗体,可以说基本没有传染性了。
还 有
的可能吗
如 何
预防
感 染
新冠病毒
自 我
管 理
加强个人防护
咳嗽、饭前便后流水勤洗手
家庭防护
多居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少外出,进出口罩不能少
安全饮食,生熟食分开处理,彻底煮熟
避免接触野生禽兽
减少接触和购买活动
及时观察就医
出现感染症状,佩戴口罩、及时就医
不主张没病的人吃药
目前没有合适的药物预防
如何合 理使用


国家卫健委建议
一次性医用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
N95口罩、KN95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公众在非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
发热或疑似病人、公共交通的司乘人员等在岗期间佩戴
公共卫生人员现场调查采样检测使用;
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的场所也可以佩戴
推荐给发热门诊等医护人员以及确诊人员佩戴
如何合 理使用


为合理使用,既不浪费又有效防护,参考建议:
1、就拿一次性的医用口罩来说,口罩的使用时长是6~8h。
2、若外出戴口罩超过4个小时,回家之后口罩建议销毁后直接丢弃。
3、但如果时间比较短,那么口罩戴一次回家之后,建议消毒之后再使用。
4、具体的操作步骤,先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干净双手。
5、然后用双手摘下口罩,注意双手不要接触口罩外面的这一面。
6、取下来之后,用75%的酒精直接喷洒在口罩上进行消毒。
7、然后把口罩装进一个密封的袋子里封上,下次用的时候再取出来。
如何 做好
居家隔离
对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独立居住
做好清洁消毒
不得外出
每日2次体温测定
谢绝探访
相关人员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接触污染物要戴手套
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就医?
有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得病人;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
就 医
须 知
去医院应注意?
做好自我管控,尽量缩小行动范围。
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
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和居住史。
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按照目前最新《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标准:
出 院
标 准
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间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做好 自我 建 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