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docx

格式:docx   大小:39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朱老师 2022/3/20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

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haojiaozhitongche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那么;(4)启发性原那么;(5)循环渐进原那么;(6)

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haojiaozhitongche
稳固性原那么;(7)因材施教原那么。
3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
37、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38、常用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⑧讨论法;④读书指导法。
(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练****法;②实验法:⑧实****作业法;④实践活动法。
(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
(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欣赏教学法;②情境教学法。
39、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一节好课的根本要求:(〞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方案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6)板书有序。(7)态度沉着自如。
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根本方面。
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上下的主要标志。
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开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4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根底。
44、德育原那么:社会主义方向性原那么;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那么;知行统一的原

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haojiaozhitongche
那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那么;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那么;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那么。
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那么。
4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经常、最根本途径。
47、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根底。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根本的了解方法。
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心理学
5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满意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5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
53、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5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
55、神经系统的根本活动方式——反射。
5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根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5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5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5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开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平安需要、社交

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zhaojiaozhitongche
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6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
6l、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6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