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3/20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才同学们已经用自己的话归纳了一下,那么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出示结论)
板书: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4)假如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数,那么乘法交换律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b×a
三、运用阶段:
1、依据乘法交换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4×71=( )×( ) 25×976=976×( ) 45×( )=55×( ) 303×786=( )×303 ( )×▲=( )×■ ( )×54=54×37 ( )×( )=C×D a×( )=c×a
师:运用乘法交换律,可以对乘法进行验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这样一道题 其次层练习:
1、竖式计算 6 4 验算: 2 7 × 2 7 × 6 4 4 4 8 1 0 8 1 2 8 1 6 2 1 7 2 8 1 7 2 8 小结:在多位数乘法中检验计算是否正确,我们可以运用乘法交换律来进行验算。










2、“34×124”可以怎样计算?
3、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503×236 555×612 1200×6050
四、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并且学会了用字母来表示。还学习了用这两个运算定律来验算加法和乘法。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
1、导入故事《朝三暮四》,引发学生思索。
依据学生回答板书:3+4=7(个) 4+3=7(个) 3+4=4+3
2、先细致视察这两个算式,想一想,你有什么发觉?(同桌沟通,全班沟通)
3、引发猜想:是否随意两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
二、在枚举例中验证规律
1、沟通:有了猜想,我们还得验证。你准备怎么验证? 2.学生举例验证,老师巡察指导。










三、在比较中概括规律。
1、同学们细致视察列举出的等式,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你发觉的规律吗?
让学生独立思索后,再小组内自由沟通,形成小组看法,全班汇报沟通以上等式反映的规律。(指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师:用语言表达加法交换律比较麻烦,怎样表示既简洁又清晰呢? 试一试,用你喜爱的符号、字母或图形表示两个加数。你能用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3、请同学们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学问中哪些地方用到过加法交换律?(加法的验算和数的分成)
四、在类比中拓展规律。
1.引导学生由加法类比到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自觉形成关于减法、乘法和除法中是否有交换律的三个新猜想。
2.学生选择部分猜想,举例进行探讨。老师参加,适时赐予指导。 3.沟通:哪一猜想是正确的,你们是怎么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老师板书若干例子,进而得出结论。 4.探讨:减法和除法中有交换律吗?学生沟通后,引导思索:为什么只要举一个反例就能推翻猜想?










五、在应用中深化规律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又学会了新的学问,驾驭了新的本事,老师真为你们兴奋,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