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最新大理洱海环境保护.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大理洱海环境保护.doc

上传人:朱老师 2022/3/20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大理洱海环境保护.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理洱海环境保护
大理洱海环境保护 (改〕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洱海管理条例、三退三还、两取消、两禁止等主要水环境政策的开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其中最主要问题是政策执行的资金投入严重缺乏。通过和新«水污染防优先, 合理开发的原那么。加强了洱海管理局的地位和作用, 并将其下放至大理市管理, 强化了洱海流域的各级政府的职责。
«洱海管理条例»的一个最重要的作用是在水位的调控方面作出法律规定
, 逐步认识了水位调控对洱海保护的重要性。1988年的条例确定洱海最高水位和最低运行水位, 初步遏制了水位继续下降的趋势。1998年修订的条例增加了防洪水位。然而,这种低水位调度运行方式使洱海的发电、灌溉等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的同时, 削弱了洱海的生态环保功能。
2022年修订的«洱海管理条例»充分考虑了防洪的承受力、人工调节的可行性, 满足环保生态和今后引水济洱的需要, 将洱海最低、最高水位由原来的1971100m 和1974100m 调整到1972161m 和1974131m , 将洱海从云南省电网顶峰地位改变为以环保为主, 发电要服从洱海的治理和保护, 洱海水位运行调度权交由大理州调度, 使洱海水资源调度运行有法可依。
有关部门和专家达成共识, 认为长期以来低水位运行和大量污染物排放进行入洱海是造成洱海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洱海已进入富营养化的初期阶段。水位调控政策的实施对洱海保护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洱海管理条例»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标准了洱海管理和保护的范围。1988 年的«洱海管理条例»划定了洱海管理范围和水源保护区。1998年的«洱海管理条例»超前性地跳出洱海管洱海, 将洱海流域区( 包括径流区) 纳入保护范围, 进一步扩大了洱海保护的范围。2022 年修订洱海管理条例时坚持了这一正确做法。
( 二) “三退三还〞政策
大理州各级政府从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的“三退三还〞政策。历年来, 洱海1974 米范围内的滩地被侵占面积为12334198亩, %。
2001年大理州政府投资1300 万元, 加大了实施“三退三还〞政策的力度。到2022 年9 月, 共实现“退塘还湖〞444415亩, “退耕还林〞7274152亩,“退房还湿地〞61618亩, 还实现植树造林5000亩, 种植柳树48万株。其中退耕还林还扩大到洱海
流域, 共退耕还林1612万亩。
“三退三还〞政策和水位调控政策是相辅相成的。«洱海管理条例»将水位提高了, 必须有“三退三还〞政策进行完善。实施“三退三还〞可以将被水淹没的鱼塘、房屋和树林实施补偿, 实现水位提高的目标。而“三退三还〞也有水位调控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撑, 可以更好地实现其恢复洱海生态环境的目标。
( 三) “双取消〞和“两禁止〞政策
大理州各级政府于1996 年底开始实施“双取消〞政策, 即取消洱海湖区所有的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 并禁止随意打捞水草。到1997年共取消了洱海中的养鱼网箱11187 个, 机动渔船2579 艘。较好地防止了水面养殖污染和机动船污染的危害。
1997年11 月实施“禁磷〞政策, 在洱海汇入区内禁止生产、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