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秦砖汉瓦寄情千年.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秦砖汉瓦寄情千年.doc

上传人:元春文档 2022/3/20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秦砖汉瓦寄情千年.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秦砖汉瓦寄情千年
作者:

一抔黄土一生情,一轮古瓦一卷史。
初闻“秦砖汉瓦”的你,是否以为这只是秦代的砖,汉代的瓦?
其实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阙早已不知去向,但组成它们的青砖古瓦却经常见诸文人笔端。古人早期制砚,多为陶砚,散落于荒草中的砖瓦承接秦汉魏晋的流风遗韵,将其磨而为砚,更能触发文人的思古幽情,所以陶制的秦砖汉瓦也就自然而然地走进了文人的视野。
《临潼县志》记载:“始皇陵西三里大水冲激成渠,深数丈。土人于其处的古砖数十枚,大者长二尺,宽七寸,厚四寸,小者长一尺。极细致,可作砚,小者尤佳。”从唐宋开始的文人墨客,发现用秦砖汉瓦制作的砖砚,非常好用,于是竞相效仿,以至于一砖难求,价格可比金玉。唐人吴融《古瓦砚赋》中载:“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到了清代,砖瓦砚更成为一时风尚,成为砚台的一个重要分支。
最值得一提的是铜雀台瓦砚。铜雀台是在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成。建安才子曹植曾在此留下千古名篇《登台赋》:“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铜雀台何等壮丽恢弘,却抵不过隋文帝的一把火,日后文人只能对着废墟哀叹:“蔓草已离披,狐兔何纵横。”楼台已毁,但砖瓦尚存。铜雀台所用的砖瓦、土料经过澄滤,加拌胡桃油、黄丹、铅、锡等添加剂烧制,质地非常致密,坚实如铁,不易破裂。用之为砚,细腻光洁,不渗水,发墨好,胜于当时陶砚。唐宋时期,秦砖、汉砖、晋砖大量出土,文人雅士看到这些砖块古意盎然,坚细耐磨又取材方便,稍加雕琢,即成佳砚。《文房四谱》上就说它:“体质细腻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
北宋大书法家黄庭坚为王文叔写墓志铭文,其子以一块铜雀台瓦酬谢,黄庭坚非常高兴,制成瓦砚后还特地写了篇铭文记之。清宫所藏的铜雀台瓦砚上也留下了许多乾隆御玩、御赏印刻,可见乾隆对于瓦砚也极为欣赏。民国时期,号称海内藏砚第一的徐世昌,不仅四处收集古砖瓦砚,还专门聘请砚师,将自己所藏的古代砖瓦,能做成砚的都做成砚,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砖瓦砚。
鲁迅先生也是汉砖砚的使用者和爱好者。1923年7月,鲁迅和周作人失和,并搬出位于北京八道湾的家,在砖塔胡同赁屋居住。1924年5月25日,鲁迅搬到新买的西三条新居之中,并在1924年6月11日返回八道湾的家中准备取出个人的一些图书和物品,不料却遭到周作人夫妇的谩骂和殴打。鲁迅在当天的日记中有“然终取书、器而出”的记载,紧急中“止携大同十一年者一枚出”,他当天所带出的少量图书和物品中,就包括一个“大同十一年砖”砚。
鲁迅对这台“大同十一年砖”砚颇为珍惜,一直放在书桌上。移居新居后到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他就是在这个砚台上蘸墨,创作出了小说集《彷徨》、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华盖集》及《华盖集续编》中的大部分文章。现在这台砚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保存于北京鲁迅纪念馆。
一枚瓦就是一页鲜活的历史
瓦当俗称瓦头。是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它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可以抵挡风吹、日晒、雨淋,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免受侵蚀,延长建筑寿命和装饰房屋作用。瓦当上通常会刻有文字或各种图案等,其字体优美,图案极富变化,有云头纹、几何形纹、饕餮纹、文字纹、动物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