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库存绩效指标体系
库存绩效指标体系
为了客观、全面地了解仓库的管理情况,从以下 几个评估要素评价仓库的储存作业。
一、反映设施空间利用度的情况
在这里,有5个指标项目。
1. 储区面积率
评价目的:衡量厂房空间的利用率是每品项所占储位数若能规划在 — 2 之间,即使无明确的储位编号,也较能迅速存取 货品,不至于造成储存、拣货作业人员找寻的困 难,也较不会产生同一品项库存过多的问题。
评价结果:
(1)若此指标太大,表示每个品项的库存量所 占储位数太多,原因若非出在货品体积过大或储 位空间太小,即是同一品项的库存过多。库存量 多对一绝非一好现象,恐有周转率不够快、资金 积压的危机。 除此之外, 一旦同一品项货品库存 过多,亦容易造成:
① 先进先出管理上的困难
② 库存积压太久发生的损坏、过期
③ 储位不够造成后进货品摆放位置的混杂 ( 如 同一品项可能须放至两、三个不同区域 ),储位 管理上较麻烦。
改善:
① 有效的控制配销 (进货与销货量 ),降低各别品 项的存货数,以提高每储位的保管品项。
② 若公司无法有效控制库存时, 必针对上述可能 造成的情况谋求预防之道,以免徒增公司效率、 财务上的损失。像是(a )建立先进先出管理系统 (b)进货日期标示明确(c)加强库存品的维护保 管。
(2)若此指标很小,表示每个储位同时保管多 种货品品项,很容易造成作业人员目视寻找的混 淆,而产生过多的错误。 因此如何在一储位中有 效地保管多种货品亦是库存管理的重点。
改善: 必须要做好详细的储位编号、 商品编号标示, 以 及有良好的资讯系统充份配合。 可应用货品编号的方法有: ①按数字顺序编号法 ②数字分段法 ③分组编号法 ④按实际意义 编号法 ⑤后数位编号法 ⑥暗示编号法 货品编号的功用:①增加货品资料的正确性
② 提高货品活动之工作效率
③ 可以利用电脑处理分析
④ 可以节省人力、 减少开支、 降 低成本
⑤ 因记录正确可迅速按次序储 存或拣取货品,一目了然减少弊端
⑥ 削减存料
⑦ 可考虑选择作业的优先性, 如
储位管理最好能配合看板辅助管理, 将储位布置 与分配随时登录在看板上, 以达到即时管制与掌 握的目的。此外,若公司储位不够,有可能采不 固定、随机储存 ( 或同品项储放於两分离储位 ) 时,应提供一份随机储放记录表, 使能确实掌握 每一储位的存放情况。
二、反映存货效益的情况 这里要计算3个指标项目
1. 库存周转率
评价目的:检讨公司营运绩效,以及做为衡量现 今货品存量是否适当的指标。
公式:库存周转率
出货量 或 营业额
平均库存量 或平均库存金额
意义:周转率愈高,库存周转期间愈短,表示用 较少之库存完成同样的工作,使积压在存货上的 资金减少。换句话说,即表示资金的使用率高, 利润也会因货品的周转率提高而增加。
评价结果:
(1)一旦库存周转率低,显示公司多数货品的 周转速度慢,库存品有过多的现象,很容易造成 原材料的陈腐、库存品耗费增加、保管费用和利 息激增、收益性相对恶化、资金调度困难等问题。 因此,若非为必要而增加库存品,或必于近期内 大量交货,或预测将会涨价而先行购货,则公司 目前之存货相对于出货量、 出货金额之收益确实 有偏高的趋势,应力求改善。
改善: ①缩减存货量
(a) 若公司能自行决定采购时机及存货量,应 尽量缩短货品的在库期间, 也就是设法增加低量 采购的次数来减少阶段期间的在库品数量及金 额,以避免过多资金的积压。
(b) 建立预测与实绩之关系模式以免存货过 多。
② 增加出货量及营业额
有时,光是缩减整体存货量只是一种消极的方 式,因若公司徒有可利用的储区空间而不妥善利 用,亦会造成空间上的浪费。因此,一旦缩减了 原有在库品的存量后, 应将多余的储位空间用以 拓展更多客源及货品品项, 以增加期间出货量及 营业额。
③ 若公司存货太多起因于货品自订购至取得的 前置时间太长,则应更确实掌握最佳的请购点, 或考虑更换供货商,以减少存货积压。
2)一旦库存周转率大,显示公司多数货品的 周转速度快, 此现象虽好, 但有时可能发生存货 不足以至缺货的情况。
改善:
采购期间及次数应尽量配合此周转率,最好 每月能控制采购次数约等於库存周转率, 且每次 采购量也能配合期间销货量, 如此才能良好的控 制存货,不至造成存货资金积压、 浪费储区空间, 或存货不足的情况。 而库存周转率与采购次数关 系如下:
① 若库存周转率〉采购次数,则唯恐造成货品在 库期间过久的浪费。
③ 若库存周转率V采购次数,每次采购皆少量, 则唯恐与「低价购进」 、「供应不虞间断」的目标 相冲突。 且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