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学生独立思索后合作,动手操作,老师巡察指导,引导学生精确读出量杯或量筒的刻度,小组内相互沟通。一个小组派代表到展台上展示测量的过程,其他小组学会仔细视察、倾听,也可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观点。
(5)依次说一说小组里每个量筒或烧杯、量杯的最高容量值(100毫升,200毫升,250毫升和500毫升,1升。)想一想怎么选择、利用这些东西让我们可以一边玩水一边找到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给学生供应多种选择,利用学具,合理设想,殊途同归,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究性、挑战性。】
2、老师出示试验要求。
课件出示
(1)看清晰量筒的刻度。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液面刻度平行。 (2)每次装入量筒的是诸如:100毫升,量筒的最高值而不是装满量筒,从水槽中取水。
(3)记录倒入或倒出的次数和每次倒入倒出后量杯中的毫升数。
(4)当心不要打碎仪器 也不要伤到自己。
3、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老师巡察指导。
四、小组汇报沟通,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得出: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的关系式。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实际动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五、挑战自我
1、练一练第一题
课件上出示三个装有水的量杯或量筒,引导学生精确读出刻度,巩固所学。
2、课件上出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推断出他们的单位升(L)或毫升(mL)。 一盒汇源果汁1( ) 一瓶沐浴露600( ) 一桶花生油5( ) 一瓶眼药水10( )
3、8L= ( )mL(怎么想的?) 3升 =( )毫升 5升 =( )毫升 4000毫升=( )升
4、在( )里添上“〉” “〈” “=” 。
6000 mL ( ) 7L 3L( )300mL 【设计意图:培育学生实际空间感知实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熬炼学生语言表达实力。多变式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巩固所学学问。】
六、梳理收获
七、课外拓展
1、升和毫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家或去超市里找出几种装液体的物品,猜出他们的容量并和它们的净含量比较。
2、去超市看一看同种的液体商品,不同的容量包装时,价格是否相同?你知道同样净含量的此种商品哪种更便宜吗? 课后反思:
升与毫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虽说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容器容量大小有所了解,但是对于升与毫的了解却很少。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较为精确地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渴望上好这节课,上出一节让学生终身有益的数学课!
课堂上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试验,只有经过大量的直观视察与操作体验才能帮助学生建立容量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为此我作了细心的打算。我 借来滴管、500毫升、250毫升的烧杯等;从网上找寻有关容量单位的历史、图片、资料等。我要求我的学生也做了相应的打算。买了多次1升康师傅冰红茶,500毫升的矿泉水等供试教和正式上课用,此外课下我还让学生到超市做调查等。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供应“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