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

格式:doc   大小:9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rovend 2016/12/20 文件大小:9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滕州市大坞镇大坞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举制的创立课型:新授教学模式:三环节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教学目标: ⑴通过本课学****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 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⑵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 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 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 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 培养学生共同学****互相促进的能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 到现在为止, 我们已经学****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 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 (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很好,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正确。那么,你们是否知道, 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 ( 科举制度) 不错。也许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度, 但它具体是怎么回事, 读书人怎样才能适应它的要求, 达到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等等。知道这些的人可能不多, 今天我们就专题学****这一内容。(板书课题)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请同学们先不看教科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科举制度?(让学生自己讨论, 自由发言。) 同学们讲得都很有道理, 简而言之, 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吏的制度就叫科举制度。大家都预****过课文,请一起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隋朝)现在, 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展示你们的预****成果, 派一位代表介绍隋唐以前我国采用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 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介绍“九品中正制”)好, ××× 同学出色地完成了预****任务, 关于九品中正制大家只需要明白一点就够了。那就是到了后来, 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的推荐,才可以做高官。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由于出身寒微,难以担任中央和地方高官,正所谓“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现在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你认为这种选官方式有什么不好?(让学生踊跃举手,自由发言)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 17 页的内容,找出在科举制度的产生过程中有哪几件重要事情。( 学生阅读课文后, 举手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 一、隋朝时科举制诞生(板书) 1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板书) 2、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诞生(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以下两个问题(让学生看投影) ①科举制度与过去的选官制度相比, 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他给各种身份的人带来了什么变化?( 如地方官、贵族子弟、贫贱读书人等)②通过科举制度, 获利最大的是谁?请同学们看课本第 18 页图片,并阅读左边小字: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请一位同学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 我想,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科举制度对谁最有利了吧。从唐太宗开始,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请同学们阅读第 18 页的内容, 找出哪几位人物是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 学生阅读并举手回答, 教师板书)二、唐朝时科举制度逐步完善(板书) 1 、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板书) 2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板书)3、唐玄宗时,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内容( 板书) 根据以上内容, 我们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让学生看投影)①请看第 18页“动脑筋”, 请问: 这种“帖经”的试题类型和我们今天的什么题型很相似?你认为这种题型好不好?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②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