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笔筒设计》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笔筒设计》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香菱 2022/3/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笔筒设计》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笔筒设计》教学设计
作者:马洪博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凤凰***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3D建模”单元的第三节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笔筒设计》教学设计
作者:马洪博

教材分析
本课是江苏凤凰***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3D建模”单元的第三节课。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分析,本课是一节新授课,在回顾已有知识点的基础上渗透新知识的学****在单元结构上,本课是“3D建模”教学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点的呈现上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教学角度分析,本课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能够帮助学生体验从抽象到具体这一完整的设计过程,感受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3D建模课程比较感兴趣,在此之前已经接触过3D打印笔,对3D打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从已有技术能力维度分析,学生经过前两节课的学****已经掌握了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制作出简单的3D模型;从知识体系维度分析,学生已经****得了基本实体的操作方法,能够灵活使用草图绘制、拉伸等基本操作,而笔筒是多种基本操作的组合,在设计与制作过程中能留给学生更多的创新思考空间;从认知特点角度分析,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时期,该阶段的学生能够理解所学知识,但不能将知识点相互联结进而构建明确的知识框架,需要通过教学引导帮助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复****巩固“草图绘制”“拉伸”等操作方法;了解笔筒的构成元素及制作流程;理解“抽壳”的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过程,体会模型构建的完整思路;重视构思阶段的草图设计与讨论交流,能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启发,完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遇到问题先自主思考,再合作交流,学会在讨论中互相学****完善作品;能够在完成目标任务后,积极思考,在已有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完善设计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模型的构建思路,设计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笔筒模型。
难点:“抽壳”操作的使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一位同学的好朋友要过生日了,这位同学想送给朋友一个独一无二的笔筒作为生日礼物,我们一起来帮他设计。
设计意图: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使用3D建模技术设计并打印出笔筒作为送给朋友的生日礼物,强化了3D建模技术与生活情境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验使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笔筒具有哪些形状特点,并倾听学生对笔筒外观的设想。随后,展示笔筒图片。请学生分析笔筒的制作方法,整合学生的想法,并把制作思路(如下页图)呈现在课件上,请学生上台演示笔筒的制作步骤。学生演示结束后,对学生的演示情况进行评价,纠正不当操作,演示正确操作。
设计意图:分析任务时,尽量以启发学生为主,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完成从整体到局部的问题分析过程,有助于其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