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摘要】本文主要对直播稻的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进行分析。【关键词】直播稻;生育特点;栽培技术 1. 直播稻的生育特点 生育期直播稻由于没有移栽返青期, 苗期生长快, 全生育天数比育苗移栽的短。适期播种的,水、旱直播稻一般要少 10 天左右。但直播稻没有秧田期,本田生育日数比移栽增多,如播种较晚,成熟多迟于移栽稻。 出苗影响水直播稻发芽、出苗的主导因子是氧气, 氧气不足造成芽长根短, 不利扎根立苗。在幼芽、幼根露出颖壳后, 要及时排水晾田, 使种芽接触充足的氧气。而影响旱种稻发芽出苗的主导因子是水分, 土壤水分不足是旱种稻缺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要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墒情, 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75%-95% 为旱种稻出苗的适宜土壤水分。另外,旱种稻的幼芽必须顶出土层才能出苗, 秧苗的顶土能力以不完全叶最强。因此, 旱种稻播种深度以保证不完全叶能伸出土面为原则。播种过深,第1 完全叶在出土前伸出,容易造成缺苗。 分蕖 2 水、旱直播稻分蕖节位低, 分蕖早, 分蕖多, 着生分蕖的节位一般为第2 至第 6 节位, 但分蘖成穗率低。旱种稻的分蘖特性由于受苗期旱长时间的影响与水、旱直播稻不同。旱长期短的, 分蘖模式呈塔形, 近似旱直播稻; 旱长期长的, 分蘖模式呈菱形, 发生分次分蘖增加。同时 2 次分蕖增加。旱种稻的分蘖成穗率比水、蘖节位上移,旱直播稻要高。 根茎叶生长水、旱直播稻在生育初期, 由于播种浅, 发根旺盛, 并向纵横方向发展。以后随着生育进展, 横向根系增多, 至抽穗前后, 根系大多分布在土壤表层中, 成为水、旱直播稻容易倒伏的一个重要因素。水、旱直播稻前期根系旺盛, 又多分布在肥沃的浅层, 前期生长易失之过旺, 中后期易出现早衰。旱种稻由于播种较深, 苗期旱长, 发根较少, 根系多向纵深伸展, 并且分枝多, 根毛较发达, 不仅扩大了吸收面积, 且在生长中后期能保持较高的活力, 因此后期植株不易早衰。水、旱直播稻苗期生长较快, 分蘖盛期后, 分蘖迅速递增, 单位面积内茎数增加, 而株高生长则缓慢, 到成熟期株高一般矮于移栽稻。水直播稻主茎基本第1 个节间明显比移栽稻长, 而穗茎节则比移栽稻短。这样的茎态是造成水直播稻易于倒伏的一个重要因素。旱种稻的株高, 由于前期受土壤水分的限制, 生长十分缓慢, 株高明显低于水、旱直播。开始灌溉后,株高生长较快,仅 20 天左右就能赶上旱直播稻, 呈前慢后快的趋势。灌溉始期的迟早也影响旱种稻的株高, 以4 叶与 6 叶期开始灌溉的稻株最高。水稻不同种植方式对总叶数没有影响, 但对出叶速度与叶片大小有明 3 显影响。据观察, 分蘖期水直播的单株叶数、叶面积及叶干重均比移栽稻大, 但幼穗分化后, 则被移栽稻赶上和超过, 这反映水直播稻前期生长旺盛, 后期生长缓慢。旱种稻出叶速度在旱长期间受土壤水分的限制, 比旱直播显著延迟, 土壤水分愈少, 差距愈大。但开始灌溉后, 出叶速度明显加快。成熟期主茎叶数无大差异。 产量构成直播稻产量构成的特点是单位面积穗数多, 而每穗粒数较少, 千粒重与结实率则因不同播种方式而有差别。据研究, 水直播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与移栽稻无明显差异。但旱地种稻由于整个生育期生长在旱地土壤中, 特别是中后期受土壤水分不足的限制,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