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Ch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4化学键 ://
§5-4化学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内容。这部分内容有初中化学钠与氯气反应的有关事实,只需要Ch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4化学键 ://
§5-4化学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共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内容。这部分内容有初中化学钠与氯气反应的有关事实,只需要在复习过程中建立有关概念,但在教学中要建立电子式的概念,并教会学生用电子式表示原子结构、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是共价键,也是通过复习的方法建立总结出共价键的概念,并建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2.使学生了解化合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3.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离子键、共价键
教学难点:化学键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讨论法、讲述法、演绎归纳法
教学用具:课本、分子模型
课型:新课
课时:   2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准备:
复习离子化合物有关知识,重点复习:①离子的特点;②离子与原子的区别;③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新课进行:
设问:离子与离子、原子与原子是如何结合成化合物的?引出:
第四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1.离子键的形成
【实验5-4】钠在氯气中燃烧(让学生观察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现象:黄色火焰,白色烟
化学反应方程式:2Na + Cl2 = 2NaCl
讨论:金属钠与氯气是如何形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
Na-e-→ Na+Cl + e-→ Cl-
金属与非金属原子间通过电子得失而分别形成阴阳离子,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而结合成离子化合物。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
静电作用:带正电的离子与带负电的离子间的吸引作用、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排斥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外电子间的排斥作用
Ch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5-4化学键 ://
强调:①成键的主要原因:电子得失
②成键的粒子:阴阳离子
③成键的性质:静电作用
④成键元素: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⑤存在物质:离子化合物
注意:应指出NH4Cl、NH4NO3等化合物中也存在离子键,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
2.电子式
概念:“元素符号+最外层电子”所表示的式子,电子用“·”或“*”来表示。一般要求要表明成对的电子与未成对电子,并注意对称。另外:
①阳离子的电子式用阳离子符号来表示;
②阴离子的电子式用带负电的方括号来表示,括号内应达稳定结构;
③只用“→”表示形成过程,而不用“=”;
讨论NaCl、MgBr2的形成过程。
新课的延伸:
介绍NaCl晶体的结构特点:立方体、若钠离子处于体心结构,则6个氯离子处于面心结构。
教学小结:
①离子键的成因、表现形式、成键元素、成键粒子等;
②电子式表示原子、离子、及离了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