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4 页 共 18 页
- 6大,各气候要素垂直改变明显,形成在东亚季风气候下限制,由600-800m以下中亚热带,,渐变成900-1100m以下山地暖温带气候,900-1100m以上山地温带气候,三个不同气候带组成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谱。山地气候,主要表现在辐射、气温、降水、云雾、湿度、风等气候要素,随山地海拔高度的改变。
庐山山地中的谷地,受四周山地的阻挡,谷内气流很难与其上自然大气交换,因此谷内气温较同海拔其他地方高,晚上冷空气下滑,气温又较同海拔其他地方低,谷地气温日改变、日较差大。山麓区域的江西(九江、星子)一带平原地区,因广袤的一马平川大地,冷暖气流运移不受任何制约,加之运输水汽的众多河流水系和东部海疆水汽的运输,使该平原地区具有春季春雨、初夏梅雨、盛夏酷暑、秋爽干燥、冬季雨少的气候特征。
坐落于鄱阳湖边的星子县受到了水域对其气候的明显调整作用,出现了水域小气候现象。因此,星子夏季(迎风面)气温增高不明显,冬季(背风面)受山地作用,出现明显的焚风效应和水域的双重影响,本应增高的气温不明显。
总体来说,庐山气候的分布特征是多种气候类型集聚一地,并存在明显的垂直带与水平气候带特征。
(2)降水分析:庐山地区的降水主要是考降水的补给,在空间上,随着海拔的上升而增加,在1000-1100m的海拔达到了最大(牯岭的海拔是1165m),然后随着海拔的上升降水渐渐的削减。
在季节分布上,牯岭地区4-6月占到了全年的44%,夏季明显大于冬季。降水多而蒸发少,其中,在10月份牯岭地区的蒸发量与降水量达到了平衡。 (3)云雾:庐山因大气降水导致气温偏低,更有利于水汽产生凝聚,在有利地形的协作下,,而山下的九江和星子分别只有8天和4天。
(4)庐山地区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庐山独特的气候条件保证了庐山牯岭镇的正常生活所需,同时也为庐山的旅游开发建设供应了重要的保障。
A.水资源的利用:由于庐山牯岭地区降水丰富,相对于蒸发量而言几乎各月都有结余,所以使庐山水库大量储水成为了可能,保证了居民和游客的生活用水等。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水体受到的污染还是不容小觑。
:庐山较低的气温有利与水汽的凝聚,形成了壮丽的云海和云雾,1000m以上的庐山常常突兀于云雾、云层之上,云海或波浪翻滚,或顺着斜坡迅猛下滑形成云瀑布。 :庐山山体由于海拔高,夏季凉快,7月的平均气温比山下低7度,宜人的天气给酷暑难当的人们供应了良好的旅游环境。这也是庐山别墅群发展形成的一大缘由。
:茶适合种植在阴坡,生长相对比较缓慢。而庐山阴凉的气候再加上多云雾缠绕,空气湿度比较大,光线以漫反射为主,对茶的品质相当有利,所以,庐山也以其特产“云雾茶”而著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庐山茶园的管理还是有所欠缺,有若干茶园被废弃。庐山茶业的管理应当以规模化生产为主。
- 8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目前大都为灌丛草类,母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