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后综合症
第1页,此课件共77页哦
心肺复苏
第2页,此课件共77页哦
心肺复苏(CPR)
2005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
2009中国心肺复苏指南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提颏法(医务人员怀疑外伤:推举下颌)
按压-通气比
(置入高级气道前)
30:2
通气:非专业或不熟练时
单纯胸外按压
使用高级气道(医务人员)
呼吸:8-10次/分;与胸外按压不同步
大约每次呼吸1s;明显胸廓隆起
除颤
尽快连接并使用AED;尽可能缩短电击前后的胸外按压中断;每次电击后立即从按压开始心肺复苏
第21页,此课件共77页哦
效果判断
瞳孔
面色
神志
呼吸
脉搏
第22页,此课件共77页哦
除颤
时间:尽可能早
对于院外发生的SCA且持续时间>4~5min
或无目击者的SCA患者,应立即给予5个周期约
2min的CPR(一个CPR周期包括30次胸部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后再除颤
方案 :1次+立即CPR
如带有自动电击功能的埋藏式复律除颤器
(ICD),则在实施人工电除颤前,允许30~60s的
时间让ICD自行处理。
电除颤前后中断胸部按压的时间要尽可能短
第23页,此课件共77页哦
同步化:
完整的QRS波群和可灌注节律(脉搏)
推荐:折返:Af,AF,单行性VT
无效:VF,无脉VT,不规则VT
第24页,此课件共77页哦
类型
能量
备注
单相波
双相波
房颤
100~200→200
100~120→120~200
递增
同步
房扑
阵发性室上速
50~100J
50~100J
递增
同步
单形性VT
100 J
100 J
递增
同步
多形性VT
200J
递增
非同步
VF
360J
仪器表面或200J
非同步
第25页,此课件共77页哦
手动除颤仪操作:
导电糊(盐水纱布)→电源→是否同步→
调节能量(自动充电)→放置电极板(心
底,心尖/紧贴胸壁)→按压放电开关
第26页,此课件共77页哦
自动体外除颤仪 (AED):
打开→安放电极→自动分析→自动除颤
可除颤的心律失常:VF和无脉VT
电极部位(前-侧):
右侧:右锁骨下方
左侧: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前-后、前-左肩胛以及前-右肩胛)
前-后以及前-侧位置通常是使用
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患者可接
受的位置
第27页,此课件共77页哦
电极位置对电击效果之影响图
正确:通过两个心室
错误:仅通过部分心室
第28页,此课件共77页哦
心肺复苏—高级生命支持
(advanced life support,ALS)
基础生命支持的延续
BLS基础上继续做好ABC
应用药物,电除颤等手段
第29页,此课件共77页哦
控制气道
口咽和鼻咽通气道
喉罩:通气密封罩和通气导管
气管插管: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
第30页,此课件共77页哦
人工通气和氧疗
1、简易呼吸器:弹性橡皮囊、三通呼吸活瓣、衔接管和面罩
2、麻醉机和呼吸机
第31页,此课件共77页哦
药物治疗
目的: a、提高心脏按压效果,激发心脏复跳和增强心肌收缩力 b、提高心脑灌注压,增加心肌和脑的血液灌注量 c、降低除颤阈值,有利于电除颤和防止室颤复发 d、减轻酸血症和纠正电解质失衡,有利于发挥心血管活性药物的效应
第32页,此课件共77页哦
心肺复苏时的用药途径
1、静脉内给药:安全、可靠,首选
2、气管内滴入法:~,正压通气几次
3、心腔内给药
第33页,此课件共77页哦
心肺复苏时的常用药物
1、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甲氧胺 作用机制:激动外周血管a1受体;激动心肌B受体;使心肌细颤转为粗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