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社区德育工作情况调查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35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社区德育工作情况调查报告.docx

上传人:baba 2022/3/21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社区德育工作情况调查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6 页







二、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化相协调的对策
《中共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看法》明确指出:“学校教化、家庭教化、社会教化紧密协作。学校要主动同家长及社会各方面亲密合作,使三方面的教化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依据上述精神,我们努力探究学校德育与家庭、社区教化相协调的详细对策。
家庭教化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或主动或消极的作用。为了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化相协调,发挥其主动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详细措施。
1.要求老师通过多种方式主动与家长联系,并使之制度化。这是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化相协调的关键。
⑴家访。家访是老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重要方式之一。我校要求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家访人数不得低于本班人数的l/3,要求有家访记载并由政教处考核家访次数及内容、效果,考核结果与班主任津贴挂钩。










⑵校访。校访就是接待到学校来了解状况的家长。各个班主任依据自己的排课状况设置“家长接待日”,平常也有义务接待家长。
⑶电话联系。
⑷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干脆对话的渠道。一般非毕业年级各班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期中一次,期末一次。毕业年级家长会相应地次数多一些。家长会类型有全年级型、分层次型。内容为汇报学生状况、分析学生问题、探讨教化方法、倾听家长看法、提出一些要求等。
⑸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卡”和“跟踪调查表”。这是班主任与家进步行常常性联系的信息载体。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是使学校德育与家庭教化相协调的基础。绝大部分家长从本质上是希望孩子能成为有用人才的,他们缺乏的只是科学的教化思想、方法。因此,就须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学校分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把家长纳入到学校年级工作的管理之中、让家长也来了解老师。了解学生,了解学校教化和管理。为了指导家长,我们印发了《家庭教化的十四个观念》《家长应当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孩子》《给家长一封信》等文章。发给部分家长。










家长对孩子的教化方式一般有:无暇顾及型、棍棒型、“团团转”型、放纵型、挚友型等类型。
⑴对无暇顾及型的家长。我们向他们指明,孩子是民族的将来.教化和培育孩子是国家法律规定的父母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不能因为忙而忽视教化孩子,更不能因为自己打牌而影响孩子的前途。
⑵对棍棒型的家长。我们指出光靠棍棒是打不出人才的,青少年的人身自由权利是受法律爱护的,家长应多关切、多了解、多激励自己的孩子,敬重孩子的人格。让孩子生活在暖和、健康的家庭里,这样,孩子将来才会去爱别人、对别人负责。
⑶对”团团转”型的家长,我们则引导他们相识到过份“溺爱”所造成的危害.让家长明白这种作法对于培育孩子关切他人的良好品德极为不利,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以我为中心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错误相识。我们帮助家长了解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相应的教化方法,使家长知道自己孩子的心理和须要。
⑷对放纵型的家长,我们从法制的角度,帮助其树立法律意识。使他们懂得放纵孩子不是爱,而是害,是毁坏孩子的前途,也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