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红色之旅“两课”社会实践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红色之旅“两课”社会实践心得.docx

上传人:baba 2022/3/2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红色之旅“两课”社会实践心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烟雨蒙蒙上井冈
次日,我们特地起了个大早,尽管下着蒙蒙细雨,但我们的心跟着车在飞奔,只为赶往那绵延五百里井冈。从南昌奔波了近八个小时,我们最终到达了歇脚地——井冈山市,并以此为依据地,四处“打游击”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学****毛主席旧居内,人头攒动,却大都比较宁静,不像在别的旅游景点,喧哗不止。到了此地,好像人人都怀着一种崇敬、景仰,甚至是顶礼膜拜的心情。继而参观的革命博物馆,记载着年头末至年头初这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大小小的七个展厅讲解并描述着同样一个故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影片《重上井冈山》不禁让人思绪万千;看着陈设在博物馆内的件件遗物,让人真正体会到了毛主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话语。










黄洋界上谒先烈
早已听说过毛主席曾经诗兴如潮对黄洋界发出的“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菲菲细雨中,我们一睹了黄洋界的“芳容”,阴霾的天气使五百里井冈覆盖在薄薄的雾气之中,但我们依稀可见当年红军构筑的工事。缭绕升腾的云雾似从前鏖战的硝烟;阵阵松涛,似当年两军激战时的隆隆炮声。在黄洋界保卫战成功纪念碑下,我们高唱《国际歌》,体会当年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感受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内涵。黄洋界哨口,地势险要,防守森严,当年红军在这儿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如今的黄洋界,再也看不见飘动的战旗,听不见震天的呼喊声,但心目中的黄洋界,还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沧桑。我们在当年毛委员朱老总挑粮上山时曾休息过的树旁休息了片刻,追寻毛委员那浓浓的湖南乡音和朱老总那根三尺长的青竹扁担。正是那根扁担,挑起了中国革命的前途,挑起了全国人民的命运。










八角楼里上党课
从黄洋界下来,我们起先朝其他的革命遗址“进军”。在茅坪八角楼里,我们轻抚着红军将领们用过的简陋的桌椅凳子、蓑衣斗笠,倾听着年头久远的红军歌曲,思索着一个又一个的为什么:为什么在艰苦卓绝、历经坎坷的岁月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信中国革命必定成功,对中国革命作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推断?为什么红军在四面白色恐怖包围的环境中,仍旧保持着英雄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韧的革命意志,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敌人的进攻和“围剿”。章越松老师的一堂生动的党课解开了我们心中的结。虽然仅仅讲了一个多小时,但我们的收获颇大。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中国红军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会场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的眼睛早已被激烈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肯定将用井冈山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以主动的姿态迎接党的“十六大”。










烈士陵园祭英雄
井冈之行只剩下最终一天了,我们不能留下任何缺憾,于是冒雨去了烈士陵园。
垂不朽”十四个醒目的大字,让人顿生浩然正气凛然涌动、阳刚之力震慑灵肉之感。堂内悬挂着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英烈照片,摆放着江泽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