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doc

格式:doc   大小:235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doc

上传人:rovend 2016/12/22 文件大小:2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 广大小学英语教师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以《英语课程标准》为目标和方向, 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 上了一大批经典课、优质课, 积累了一些很好的经验, 这些都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努力的方向,但细细品味这些优质课,总感觉这些课只是教师精心准备、上了又改, 改了又上的示范课。笔者感觉,这样的课,是教师设计好了一个个教学环节等着学生往里钻,这样的课, 没有了自然生成, 没有了生命涌动, 有的只是热闹的课堂、流畅的教学设计。以这样的课为目标、为示范, 使我们对课改的真正执行有了一些担心。一、多了师生互动,少了自然生成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 是一段共创的人生体验, 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这里应没有装腔作势, 没有矫情的表演; 这里可以没有语惊四座的回答, 但不可以没有情感的真实流露。一位教师为了操练句型“ What would you like ? I'd like some ... ”设计了一个“追圈”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先提问“ What would you like ?”学生回答: “ I'd like some milk .”教师就给他一个 milk 的头饰,然后请回答过问题的几个学生走到讲台前围成一圈蹲下,一学生在圈外,蹲着的学生问: “ What would you like ?”圈外的学生一边沿着圈跑,一边回答“ I'd like some bread .”那么戴有 bread 头饰的学生就必须迅速起立并追赶圈外的学生,一圈以后没有追到,他就代替圈外的学生继续转圈。这样的活动几轮进行下来, 学生一个个笑逐颜开, 但这样的参与, 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 没有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而且, 这样的活动, 只是为活动而活动, 是机械性的操练, 是为操练而操练, 没有考虑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交际性,试想: “ What would you like ?”和跑圈回答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大班额教学形式下, 这样的课实际操作效率又有多高?这样的课, 气氛是热闹的, 学生是兴奋的, 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呢? 二、多了鼓励评价,少了客观公正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 主张教师多鼓励学生,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考的人,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于是乎, 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嗨,嗨, 你真棒! ”“你真聪明! ”“棒极了! ”的表扬声。如有一位教师在讲解句型“ It tastes good .”时,首先自己拿起一只橘子,边剥边尝了尝,然后意犹未尽地说: “ Oh, it tastes good .”然后,让学生也来尝一尝,说一说。自然, 有些学生说得很好, 表演得也很好, 也赢来了教师的表扬和小奖品, 赢来了听课教师的一片赞叹, 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热闹非凡, 不知是教师没有留意, 还是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并没有及时纠正某些学生的发音错误。我也发现还有很多学生因为没有尝到水果, 没有争取到发言的机会和小奖品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太没意思了! 为什么老师没有点到我? ”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 坚持正面引导, 这本没有错, 但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是: 一节课如果总是“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语, 把表扬当作一种公式, 那这种表扬能真正起到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