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探究.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探究.doc

上传人:赖大文档 2022/3/2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探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代诗词中蕴含的音乐美探究
作者:韦梦姣 耿苗萍

摘 要:古代诗词体现了我国古典文化深厚的底蕴,同时也蕴含着音乐美价值。尤其是较早的朝代创作的诗词作品中,大多都包含四个音节,这四个音节通过不同的排列,音节之间也会形成不同的节奏,呈现出独特的韵律之美。比如,对《采薇》的“采薇采薇,薇亦作止”这一句诗词进行朗读的时候可以在两个“采薇”之间进行短暂的停顿,在“薇亦”与“作止”之间也进行停顿,展现出古代诗词的节奏美感。同样,五言诗由五个音节构成,这五个音节又形成了不一样的节奏韵律。七言诗由七个音节构成,又与五言诗的音节节奏美感不一样。所以,每一首诗词不同的音节之间,都能够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停顿,从而呈现出丰富的韵律感和审美性。诗词音节停顿除了要遵循一定的节奏规律之外,还需要结合古代诗词本身的思想和情感,进行韵律之美的表达和展现。
二、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抑扬顿挫之美感
古代诗词创作是高度的文字凝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声调也是展现其抑扬顿挫美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所以,古代诗词的声调构成了其内在抑扬顿挫的旋律性美感,赋予了古代诗词更加丰富的音乐性和歌唱性。声调主要是根据声音大小的变化以及出现的频率而形成的。古汉语中,声调有平、仄之分。平指平声,仄指上声、去声、入声。随着语言的发展,声调逐渐演化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前两者为平声,后两者为仄声。诗人在进行诗词创作的过程中,会结合诗词本身的意境和需要表达的情感,将平仄音调的字词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搭配和整合,使得诗词作品具有和谐的规律性和悠远的韵律感,从而在朗诵和演唱过程中形成独有的声音线条,产生特有的抑扬顿挫的美感特征。所以,我们无论是在朗诵还是聆听诗词时,都会感受到一种极为和谐、悦耳的美感,整个过程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意境之美,呈现出古典诗词深厚的美学底蕴。例如,《锦瑟》的前两句的音调就有着鲜明的对比,将仄声和平声进行了错落有致的编排,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调变化,赋予了诗词更为鲜明的流动感和音乐性,给人以行云流水般的美感和沁入心扉的体验,加强了这首诗的意境之美。
三、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和谐意境之美感
对于古代诗词作品来说,丰富的情感性和生动的音乐性、隽永的意境感都是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也是古代诗词蕴含的重要的美学因素。因此,探究古代诗词中蕴含的深远的意境之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古代诗词非常讲究对意境的刻画和营造,善于运用文字的音调和含义来打造和谐的意境之美。古代诗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感情内涵,并且在古代很多诗词是可以吟唱的,将文字的文学性与音乐性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营造了独特的意境之美,提升了诗词作品的美学价值。古人吟诗作乐,赋予诗词极高的美学境界,这也是古代文人酷爱诗词的魅力所在。可以说文字美是古代诗词的内在表现,而音乐美是古代诗词的外在形式,二者互相衬托、彼此渗透,从内而外地形成了和谐的意境之美,赋予古代诗词更为深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体验。对于古代诗词中蕴含的和谐意境美的深刻探究,体现了诗词音乐美学从内到外的美学意义。当然,对于诗词音乐美而言,这是非常隐性的美学因素,又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部分。例如,李清照在诗词创作中善于运用叠字来造韵,融入了深入人心的情感体验,不仅使诗词的韵律感十足,而且营造了悠远的意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