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绿色宜居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和探究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村庄规划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绿色宜居村庄规划编制的思考和探究
作者:
摘 要: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村庄规划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绿色宜居村庄规划编制的相关要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绿色宜居;村庄规划编制;框架;方法
1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需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风貌。在国土空间规划有序推进的背景下,应有针对性地分析绿色宜居村庄规划的具体编制内容和方法,做好村庄规划编制,以保障乡村区域发展质量。
2 绿色宜居村庄规划内容框架
区域
在国土全域管控总体要求下,绿色宜居村庄规划首先要分析村庄自身所处的整体自然环境条件,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并结合村庄发展实际与需求,权衡保护与发展重点方向,统筹协调村庄与生态、村庄与生产、村庄与城镇、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关系,落实绿色宜居村庄在健康舒适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在精确传递市县镇管控意图下,提出村庄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和村庄分类原则、建议。
产业
作为村庄存在的基础,农业产业化方式直接决定村庄定位和方向,绿色宜居村庄规划在产业层面要在落实上位规划分区的基础上挖掘农业资源特色,明确村庄产业定位和产业空间布局,落实绿色宜居村庄在经济富裕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并按照以生产要素组织生活要素的逻辑优化村庄布局,提出村庄分类施策的规划建议。
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乡土文化,而村庄正是乡土文化的本源载体。绿色宜居村庄规划在文化层面的规划重点主要体现在村庄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和乡土特色文化塑造2个方面,深挖乡土文化特色,归纳文化符号,提炼文化含义,完善文化设施,并从景观风貌设计等方面强化文脉传承,回应绿色宜居村庄在乡风文明方面的建设要求。
设施
设施建设是绿色宜居村庄规划中占比最大的部分,规划结合绿色宜居村庄在健康安全和生活便捷两方面的重点建设内容,从农房院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三方面入手,基本涵盖村庄物质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规划重点明确各类设施选址、建设规模和管理主体,并结合村庄发展需求,设计弹性建设方案,提出建设模式建议。
制度
绿色宜居村庄规划除明确空间建设方案外,还应进行乡村治理方面的制度设计,构建规范、稳定的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发挥预期功能。构建乡村自治组织架构,维护基层民主,完善第三方社会服务体系;协助制定村规民约,将规划内容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达至村民,弘扬文明风尚,约束行为习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村庄规划编制完成后,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1]。
3 绿色宜居村庄规划编制方法
明晰乡村地区规划定位
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部分,是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