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doc

上传人:金钏 2022/3/21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从《终南望余雪》议诗人祖咏
摘要:“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这首诗是祖咏参加应试时所作,也是祖咏诗歌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诗人以景喻世、喻时,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祖咏的家国情怀不得舒展,在行动上对对于祖咏而言,应试也不能阻碍内心的表达。
“终南阴岭秀”以终南山来指长安城,“阴岭秀”形容长安城的繁華。世人都向往去长安求取功名,世人只知道努力奋斗金榜题名,却不知道“高处不胜寒”。祖咏很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饱读诗书十余年,祖咏也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于是,祖咏也和众多考生一样,满怀希望地来到长安参加考试。但是长安并不像祖咏所想的那样美好,长安城坐落在终南山脚下,不仅城外风景秀丽,城内也是富饶繁华,天子在城集天下之所有。但祖咏没有感受到喜悦,人越往高处走就会越孤独,而天子至高无上,达到了权力的顶点,正所谓“孤家寡人”。“积雪浮云端”说明山下太阳普照,绿树环绕,让人觉得很温暖,山上积雪覆盖,阵阵寒意。
“林表明霁色”预示世人都看到了事物外表的美好,包括诗人自己也向往追求这种美好,但是祖咏内心明白这美好事物背后的辛酸与苦痛,所以“城中增暮寒”指诗人自己在这长安城中感受不到一丝温暖,有的只是人情世故、世态炎凉,缺少了人心的热度。此时,祖咏笔锋一转,虽然自己与众多考生同处一室,虽然长安城中人来人往,却掩饰不住祖咏内心的孤独愁苦的心情,在这城中泛起丝丝凉意。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向往,而现实的悲凉又让人深思。诗人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表明了自己的心境。 在外人看来,祖咏这样做也许是藐视考试的规范;也许是展示自身才华引人注目的做法;也许是洒脱不拘泥于世事的体现,今天我们也不能揣测出祖咏写诗时的真正想法,但是笔者联想祖咏写诗时的心情,能从诗中体会到诗人寄情于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祖咏在考场上留下千古名句,自己内心明白却不敢明说,表现出文人的“软弱”。祖咏虽然一身正气、内心刚烈,却不敢高声呼喊,只是做着弱小的抵抗,可见他有才华却无胆略。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他矛盾的内中有一种复杂的情绪。首先,出仕与入仕是古代知识分子在人生问题上的重大选择,和许多有才华的文人一样,祖咏也有一身抱负,渴望报效国家。祖咏很清楚自己的性格,他一身正气,既想入仕展现自己的能力,又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这是祖咏内心的主要矛盾点。其次,面对复杂的***,祖咏内心明白,但是却不敢站出来表达。所以祖咏在考场上只写下四句诗,依祖咏的才华,他完全有能力按照要求写好这首诗,但是他不写,他做出了文人对政局不满的抵抗,可以看出祖咏抗争的心里。第三个矛盾的地方就是祖咏的家国情怀舒展,有一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感慨。祖咏心怀天下,关心百姓疾苦,奈何事与愿违,自己无能为力。
知识分子自古以来就是国家建设中的重要力量,他们运用自身的才华来促进国家的建设。例如姜尚辅佐周武王开周创业;李斯助秦始皇建立千秋伟业,可见知识分子有其自身在社会中发展的优势,所以追求功名也成为知识分子奋斗的一个目标。为了走向仕途,知识分子必然会迎合发展而做出努力,这也暴露了他们的一个弱点:为了发展而发展。这一点在祖咏身上很好地体现出来,祖咏既想仕途乐观、忧国忧民,又不愿同流合污,所以他的内心是挣扎的。祖咏在诗中自喻,自己心里明白,却不敢直意来表达。他没有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豪放气魄,也没有杜甫直讳忧国忧民的感慨。他不敢直接批判现实,也不敢直接表露自己的心情,所以祖咏所做的抗争是弱小的、无力的。这是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弱点,也是无力改变时局的一种悲哀。
祖咏在内心所做的弱小抵抗,表现在他的诗中,却没有变现在他的行动中。唐代科举考试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考生冲着高官厚禄而来,而朝廷每年都要笼络天下读书人为皇家出力以维护统治。祖咏生活在盛唐时期,国泰民安,文人们都规行矩步,这也就不难理解祖咏为什么不敢高声呼喊了。李白在经历了做官的心酸与苦痛后,才选择寄情山水;而杜甫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战火纷飞,统治阶级忙于修复河山,无暇顾及文人的想法,因此杜甫不必顾虑太多来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相比较而言,祖咏对世俗不满的弱小抵抗是文人软弱的表现。这种“软弱”也反应在了当时很多文人身上,比如他的好朋友王维。他与祖咏关系要好,不仅是因为两人兴趣相投,更重要的是他能真正明白并且体会祖咏的内心。“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从中流露出王维对祖咏怀才不遇的同情和近况不佳的感慨,还有对友情不灭的坚持。他们感情深厚的最根本原因是他们一同做着弱小抵抗的文人。
四、爱国无力,忧国忧民
文人与武人不同,文人渴望用一种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表现出一种内收式的性格取向。武人则刚好相反,表现为外放式的性格,所以两者在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