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中医内科学课件——黄疸.ppt

格式:ppt   大小:1,336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内科学课件——黄疸.ppt

上传人:1485173816 2022/3/21 文件大小:1.3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内科学课件——黄疸.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章:肝胆病证
第二节:黄疸
中医内科学
2021/4/14 星期三
1
复习胁痛
1、胁痛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2、造成胁痛的病因有哪些及其病理机制是什么?
3、辨胁痛的病理性质?
4、胁痛的治疗大法?及根据病理性质不,或久病脾阳受伤,则湿从寒化。寒湿瘀滞,中阳不振,脾虚失运,胆液为湿邪所阻,表现为阴黄证。
如黄疸日久,脾失健运,气血亏虚,湿滞残留,面目肌肤淡黄晦暗久久不能消退,则形成阴黄的脾虚血亏证。
阳黄、阴黄、急黄的概念
2021/4/14 星期三
14
阳黄——————————→急黄
——————→
阴黄
热势鸱张,侵犯营血,内蒙心窍,引动肝风,
脾阳损伤,湿从寒化,
←——————
复感外邪,湿郁化热
6、转变
阴黄与阳黄的联系与区别?
阳黄与急黄的联系与区别?
2021/4/14 星期三
15
7、预后转归
阳黄病程较短,消退较易;但阳黄湿重于热者,消退较缓,应防其迁延转为阴黄。
急黄为阳黄的重症,湿热疫毒炽盛,病情重笃,常可危及生命,若救治得当,亦可转危为安。
阴黄病程缠绵,收效较慢;倘若湿浊瘀阻肝胆脉络,黄疸可能数月或经年不退,须耐心调治。
黄疸病的预后及转归?
2021/4/14 星期三
16
总之黄疸以速退为顺。
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指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者为难治。”若久病不愈,气血瘀滞,伤及肝脾,则有酿成癥积、鼓胀之可能。
2021/4/14 星期三
17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目黄、肤黄、小便黄,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重要特征。
:常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胁痛腹胀等症状。
:常有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酒食不节,或有胁痛、癥积等病史。
2021/4/14 星期三
18
【诊查要点】
二、病证鉴别

名称
病因
病机
证状
黄疸
感受外邪、饮食劳倦或病后有关;
湿滞脾胃,肝胆失疏,胆汁外溢;
身黄、目黄、小便黄。
萎黄
饥饱劳倦、食滞虫积或病后失血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肌肤失养;
肌肤萎黄不泽,目睛及小便不黄,常伴头昏倦怠,心悸少寐,纳少便搪等症状。
2021/4/14 星期三
19
名称
发病、病程
色泽
主证
舌脉
阳黄
短、明、热、实
发病急,病程短,
黄色鲜明
常伴身热,口干苦
舌苔黄腻, 脉象弦数
急黄
阳黄之重症,病情急骤,
疸色如金,
兼见神昏、发斑、出血等危象。
阴黄
长、暗、寒、虚
病程长,病势缓,
黄色晦暗
常伴纳少、乏力
舌淡、脉沉迟或细缓。

【诊查要点】
2021/4/14 星期三
20




2021/4/14 星期三
21




2021/4/14 星期三
22
黄色晦暗
2021/4/14 星期三
23
2021/4/14 星期三
24
三、相关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能准确地反映黄疸的程度, 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定量对鉴别黄疸类型有重要意义。
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 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
而三者均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尿胆红素及尿胆原检查亦有助鉴别。
此外, 肝功能、肝炎病毒指标、 B 超、 CT、 MRI、胃肠钡餐检查、消化道纤维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肝穿刺活检均有利于确定黄疸的原因。
2021/4/14 星期三
25
2021/4/14 星期三
26
红细胞——血红素——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
衰老
肝内
肝内
尿胆元——————
肠道
细菌作用
2021/4/14 星期三
27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
阳黄以湿热疫毒为主,其中有热重于湿、湿重于热、胆腑郁热与疫毒炽盛的不同;
阴黄以脾虚寒湿为主,注意有无血瘀。 临证应根据黄疸的色泽,结合病史、症状,区别阳黄与阴黄。
2021/4/14 星期三
28
二、治疗原则
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化湿可以退黄,如属湿热,当清热化湿,必要时还应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如属寒湿,应予健脾温化。
利小便,主要是通过淡渗利湿,达到退黄的目的。正如《金匮要略》所说:“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至于急黄热毒炽盛,邪人心营者,又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主;阴黄脾虚湿滞者,治以健脾养血,利湿退黄
试述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
2021/4/14 星期三
29
三、证治分类
(一)阳黄 1、热重于湿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