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 9
淮盐、椒盐、食用盐
光盐就分好几种
因为此次活动主要是针对冬季常见菜肴的烹调方法,因此腌制咸菜成了此次活动的重头课。既然是腌菜,第一道就是最家常的腌萝卜条。裴老师说,凡是腌制咸菜,盐的比例都比较大。一般情况下,习的读者中不乏做菜高手
当金老师在这边示范如何灌制香肠的同时,那边几位“美食专家”也开起了小范围的讨论会。在公园做管理工作的郭先生可谓是一个美食专家:“我家光酱油就有六种。”这一开口就把大家镇住了,“不同的菜要放不同的酱油,这是有讲究的。”因为工作原因,郭先生经常会到外地出差,再加上个人爱好,他每到一处都会品尝当地的美食。不光吃,他还琢磨,琢磨这道菜都放了什么调料,怎么做的,好吃在哪儿,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还会到厨房向厨师请教,然后回到家就自己尝试着做一下,一来二去,郭先生的手艺可是突飞猛进,成了小有名气的民间高手。“别的都好说,就是这个腌菜还有灌香肠我还不会,今天来看看,这样我会做的菜就又多了几样了。”
两道炖菜为冬天增温
裴老师说天气越来越冷的冬季,闲时做道炖菜,不仅暖和还有营养。在大家的提议下,锅仔系列之鱼头炖豆腐和胡萝卜炖羊肉开始了。
首先教给大家的是“鱼头炖豆腐”。裴老师说,做一道菜,原料的选择直接影响菜的口感。“既然是鱼头炖豆腐,就要选择胖头鱼的鱼头,而豆腐也要选用老豆腐。”裴老师边说边给大家做示范。
只见裴老师拿出一盘切好的胖头鱼鱼头,放在开水中焯一下,又将切成块的豆腐放在开水中“杀”一下。这下,底下的读者朋友又不了解了。没等大家问出口,裴老师就开始说,“杀”就是在焯的过程中加入盐,作用是使豆腐不容易烂而更有嚼头。
准备工作做好后,该往锅里添老汤了,可是大家并不知道真正的老汤是怎么熬制出来的。这时候裴老师教给大家一句顺口溜:“先下骨头再下鸡,最后再下白肉皮。”想象一下就知道这样熬制出来的老汤会有多鲜美。当放入老汤的鱼头豆腐在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小火熬制后,加入适量的盐、味精、料酒、鸡精和少许白胡椒粉即成。
“我先尝尝嫩不嫩”
最后一道菜是胡萝卜炖羊肉,此时的裴老师并不急着教大家学习制作,而是在一旁讲起了“养生经”。“胡萝卜俗称小人参,这可是好东西。”没等裴老师讲几句,读者朋友们就开始催促赶快讲这个羊肉怎样炖能不太膻。裴老师不紧不慢地说:“这个胡萝卜就是去膻味的。”这时大家才安静下来,不再催促。
裴老师说,羊肉一定要小火煮,但是要把握着时间,煮得太烂就没有嚼头了。除此之外,要想炖出来的羊肉味道鲜美,料包的配制也很关键。裴老师拿出一个用白纱布包好的料包说,每样一点点就够了。要说这料包虽不大,但里面的作料却不少:八角、桂皮、丁香、小茴、草果、花椒、肉寇,一样都不能少。
好不容易炖好了,还没来得及盛出来,冯女士就捏了一块羊肉放在了嘴里,边嚼边说:“我先尝尝肉炖得烂不烂。嗯,真有嚼头,也没有膻味。”当裴老师将炖好的羊肉倒进容器中时,大家纷纷举起了准备好的筷子,三下五除二将一锅羊肉吃了个底朝天
4 / 9
猪肉:最好选取“夹缝”部位,肥瘦兼达(三、七开为宜,不能太瘦,否则太硬)。去皮,洗净后切成细长条备用。
猪小肠:洗净备用。(以前,要先将其吹胀,两端札紧,凉于备用,现在这段工序好像都省略了。)
海椒面、花椒面(一定要选用上等的)、胡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