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浅析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docx

格式:docx   大小:3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析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docx

上传人:wawa 2022/3/22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析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2)运作主体。供应链金融主要涉及三个运作主体:金融机构、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其中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是融资服务的需求者,金融机构为融资服务的供应者;物流企业仅作为金融机构的代理人或服务供应商为贷款企业供应仓储、配送、监管等业务。
(3)运作模式。从风险限制体系的差别以及解决方案的问题导向维度,供应链金融的运作模式分为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实行的标准范式为“1+N”,即以核心企业“1”带动上、下游的中小企业“N”进行融资活动,“+”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利益、风险进行的连接。
(二)两种融资方式的区分
通过前面论述可以看出,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在详细的融资活动中既有共性也有差别,除去运作模式的不同,其他主要区分如下:
1、服务对象
物流金融是面对全部符合其准入条件的中小企业,不限规模、种类和地域等;而供应链金融是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及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供应融资服务。
2、担保及风险










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中小企业以其自有资源供应担保,融资活动的风险主要由贷款企业产生。
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以核心企业为主,或由核心企业负连带责任,其风险由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产生;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平安及贷款的顺当归还,因此操作风险较大。但是,金融机构的贷款收益也会因整条供应链的加入而随之增大。
3、物流企业的作用
对于物流金融,物流企业作为融资活动的主要运作方,为贷款企业供应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则以金融机构为主,物流企业仅作为金融机构的协助部门供应物流运作服务。
4、异地金融机构的合作程度
在融资活动中,物流金融一般仅涉及贷款企业所在地的金融机构;对于供应链金融,由于上、下游企业及核心企业经营和生产的异地化趋势增加,因而涉及多个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协作及信息共享,同时加大了监管难度。
三、问题及对策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能有效盘活中小企业的动产资源,两者具有独特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将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问题
1、在融资业务之初,由于存在对两种融资方式的相识偏差,运作主体选择融资方式时易产生混淆。
2、中小商业银行因存在规模小、资金少等先天问题,在为中小企业供应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时,其未能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融资产品,无法充分满意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3、贷款企业的融资方案均由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为其量身定做,由于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融资流程设计往往不完善;如金融机构在设计存货融资流程时,货物出、入库的物权限制在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之间易出现混乱。
4、目前,供应链金融只面对国内企业进行服务,对于上、下游企业是国外公司的跨国供应链还未提出合适的融资方案;同时,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的种类及核心企业的要求较高,其业务大多只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和电子等稳定的大型供应链中,对于临时组建或中小型供应链的融资涉足较少,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5、实际操作中,不同的融资对象产生不同的风险,运作主体对于各类风险的分析、规避和刚好处置等工作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