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2
文档名称:

学校就业培训工作汇报.docx

格式:docx   大小:24KB   页数:2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就业培训工作汇报.docx

上传人:xiarencrh 2022/3/22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就业培训工作汇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校就业培训工作汇报
——南充兴光技工学校培训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是南充兴光技工学校校长郑欣瑜,刚才我聆听了几位领导的讲话,可谓高屋建翎,深受启发。也听了几位兄弟学校的经验交置了办公电脑16台、笔记本电脑2台、投影仪4台套,购置了齐备的教学用具,保证了办公及教学所需。
(2)对市就业培训中心六楼综合培训大厅进行了维修改造,添制了桌凳100套,可保证100人规模的理论培训。
(3)对培训中心二楼会议室配置成了标准化的syb创业培训教室,添制了会议桌20套(40坐)、椅子40把、讲台桌1张。
3(4)在南充外事学校调配了50台电动缝纫实训室1个、50台计算机培训室1个,电工实训室1个,形体训练室1个,100座以上学术报告厅1个,备用理论培训教室3个,可保证500人以上同时参加培训。
(5)学校与市运管局在XX市锦亭路83号共同投资兴建了XX市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培训考试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1198平米,按省运管局的要求,建成包括80座的机考中心、220座的培训大厅、50座的待考休息区和配套办公区及设施设备。总共投资近100万元。是我校开展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的专用基地。
(6)在南充十一中校区修建了教室9间和能容纳300多人的培训学术大厅,并调配学员宿舍160个床位,可保证300人以上同时参加培训,是我校开展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培训和其它行业培训的综合培训场地;
(7)2012年,集团又整体兼并了高坪三中(XX县区职业教育中心),与我校资源共享,大大提升了学校的职业培训能力和办学规模,可保证3000人以上规模的全日制教育教学。
三、扎实做好就业培训工作
近几年,遵照市委、市政府领导提出的“要把学校办到企业去,把课堂设到车间去,实现培训机构与用工企业的无缝对接”的指示精神,我校在开展就业培训工作中,主要以校企合作培训为主,本着“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市人力资源和就业平台优势,与公共职介机构、用工企业建立联合开展“招工、培训、就业***服务”的工作机制,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做好培训全过程管理和实施工作。具体做法如下:
1、校企合作培训订单的签订。根据用工企业用工计划签订联合培训协议。并根据“先招工,后培训”的原则,按企业用工计划组织招工,根据企业实际招用工情况如实申请开班和组织培训。
4保证培训班学员及在企业就业岗位真实可靠,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
2、每个班开班前,由学校与企业共同拟定培训计划,按照企业要求组建培训师资及管理班子,培训课程设置及专业授课均以企业要求为主,既重视理论培训,又着重以用工实际岗位实作训练为培训主要内容。在培训教学中,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企业和权威机构管理者到我们的培训课堂授课,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行家里手熟悉生产操作流程和技能技巧。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以师带徒的务实培训方法,在生产岗位上手把手地教会学员掌握一门具体的劳动技能,并运用于生产实践,以达到联合培训目的。
3、重视学员结业考核。每期培训结业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以理论答卷和实际操作考试成绩决定合格与不合格。对不合格学员进行再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4、就业安置。学员培训合格后,企业正式录用,并签订劳动用工合同,保证培训学员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这种培训方式既保证企业用工的实际需求,又保正培训学员的顺利稳定就业,真正实现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四、认真落实就业安置措施
1、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培训项目,合作企业主要选择市辖三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以招商引资企业为主(比如燕京啤酒、康健生物、汇源果汁、远急中艺、正和车业、鑫润劳务、华晶玻璃、三元鞋业、鑫源制衣、富全汽车装饰、辉百新服饰、鹰金钱食品、新原机械、康环热交换器、石达化工、嘉福纺织、三环电子、凤垭山基斯顿酒店、宇豪酒店等),实行学校培训与企业用工无缝对接,招工、培训、就业安置一体化服务,所培训学员全是企业拟招聘员工,培训合格后即安置岗位和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培训合格学员100%顺利实现就业。
2、对挖掘机、装载机学员入校即签订培训就业协议,对培训
5合格学员提供三次免费推荐就业服务和长期就业跟踪服务,保证了学员就业和再就业。得到了学员及家长的高度评价。
3、对创业班学员常年开展创业指导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让学员顺利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虽然我校在农民工转移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企业用工服务等工作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很远,“风物长宜放眼量”,我校将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