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最新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doc

上传人:sunny 2022/3/22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词哲理精心整理积累
第2页
诗词哲理精华积累
1、“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刘禹锡·?金陵怀古?
【解读】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之所为,山川险要并不能起决定的作用。国家的兴亡当取决于清明的政治、正确的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开展的观点看问题;遵循客观规律。
13、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杨万里·?桂源铺?
【解读】万山阻挡了小溪奔流的去路,但小溪仍然不屈不饶千方百计地找出路,曲折蜿蜒,不停地向前奔波,日夜在山间暄闹不停。
【哲理】开展的观点看问题,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规律的客观性。
【同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14、“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解读】万物都为我而存在,孟子的哲学以心为万物之本,“万物皆备于我〞,即备于我心,
【哲理】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5、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文心雕龙〕 静水观澜
【解读】摇晃树木,见到叶落归根;看到水流的波谰,不知不觉就追溯起它的源头来。
静水,代表那些平静的事物澜;代表那些波澜汹涌的变化。用来描述那些有先见性的人,他们可以居安思危,了解事物的规律,洞察事物的走向。
【哲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16、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
【解读】第一句:羽毛虽然轻,但积聚多了,就可以使船漂浮;货物虽然轻,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可以消融;流言诽谤多了,骨肉之亲也可以消灭。
第二句:严寒酷暑由春秋逐渐开展而来,事物的兴衰成败开始于极小的得失。
【哲理】表达质量变辩证关系原理,量变到达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同理】“寒署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晋书?
1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老子?道德经?
【解读】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哲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第5页
18、"无所不备,那么无所不寡"——?孙子兵法?
【解读】处处加以防范,就处处兵力薄弱。
【哲理】强调抓主要矛盾;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寡与众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化。
19、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
【解读】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怎么都拖不动。但慢慢等到春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形容人的修养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便是“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了。
【哲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2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解读】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
【哲理】矛盾具有特殊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多难兴邦〞 “好事多磨〞 
【哲理】事物的开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2、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王充??
【解读】王充指责了那些儒生读千卷无以致用的毛病,提出了“文贵能用〞的主张。
【哲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2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那么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那么物与我皆无尽也。——苏轼
【解读】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哲理】强调了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同理】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24、相对主义
就是一种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哲学学说。它的主要特征是片面地夸大事物性质的相对性,抹煞其确定的规定性,取消事物之间的界限,从而根本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在认识论方面,相对主义夸大人们的认识的相对性,把相对和绝对完全割裂开来,否认相对中有绝对,否认客观的是非标准。相对主义是狡辩论的认识根底,由于它把一切都看作是相对的、主观的、任意的,取消了真理和谬误的客观标准,因而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进行狡辩的最应手的工具。
    相对主义的代表人物有中国战国时期的庄子、古希腊的克拉底鲁、19世纪奥地利的马赫等。
2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论语 · 雍也?
【解读】仁爱之人,自己决定对人建立仁爱之心,别人才会对你仁爱,自己决定对人豁达〔宽容〕,别人才会对你豁达〔宽容〕。
【哲理】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