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幼小连接”,通过请小学老师到园上课,组织孩子到小学参观,并带孩子到小学和小学生一起上课等形式,向家长宣扬《如何做好幼小连接》及入学前应做好的心理打算,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与家长协作,做好家园联系,每周展示周安排,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内容、教化要求;每月的发展评估手册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对幼儿出现的问题刚好家访、电访,与家长交谈,商讨更主动有效的教化方法,促进幼儿的发展。
五、主题活动。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前,我们依据孩子的爱好点,通过家长问卷、幼儿测试等各种方式调查幼儿对主题内容的原始驾驭状况以及从孩子身上挖掘进一步生成的新主题,用孩子想象的方式与孩子一起设计主题网络图,同时在家园栏向家长介绍有关主题的资料,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活动,支持孩子的活动须要。幼儿的爱好带动了家长的主动性,家长们兴奋的参加到了我们的活动中来,并为我们的活动开展供应了有力的帮助。如:在“各行各业的人们”主题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请了几位具有代表性职业的家长介绍自己的工作,让孩子们体验各种工作的辛苦,我们还实行了“系鞋带竞赛”、“诗歌朗诵”竞赛。在自然角活动中,家长与幼儿一起为我们的自然视察角增加了很多的植物,也满意了幼儿新奇的探究_。结合幼小连接活动,开展“我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在与幼儿、家长的互动中我们深刻的体会了家园之间教化的有效融合。
六、反思调整:
总结了这个学期的点点滴滴,在繁忙中我们的工作又向前进了一大步,不仅孩子们的各方面得到发展,我们也和孩子们一起进步了,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很多珍贵的阅历,增长很多的学问。在欣喜之余,我们也在反思不足,如:区域活动中老师的视察注意全面性,个别性、深化性不够;创建性嬉戏的开展较薄弱,幼儿的自主性差;个别幼儿的惰性强、依靠性强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依据以上存在的不足,仔细的反思调整,吸取先进的阅历和管理方法,扬长避短。
幼儿园工作总结二
我们经常说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幼儿、家长都在这个家庭中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如何管理好这个大家庭,是一件不简单的事,就我来说,本学期我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班级管理的。
一、与班主任亲密协作,共同制定教化安排。
本学期大班还是有两位老师共同带班,学期初,我们首先商议好各自负责的主题活动,然后制定主题安排,这样每个人都特别明确自己的责任,以便于提早做打算。一位老师在进行活动时,另一位老师也会在旁边帮助管理,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听课效率。对于幼儿园布置的任务,我们也是相互商议,共同合作,在本学期的“迎春环境创设“竞赛中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其次名的成果。由此我觉得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两位老师的良好关系是特别重要的。
二、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真正走进孩子的心。
平常我们总在说要了解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心,但事实是说得多,做得少。在工作中受老师关注的往往是那些表现好的小挚友,对于那些淘气、不听话的幼儿,我们更多的是埋怨、指责。所以本学期,我更重视的是和班上那些“捣蛋鬼”亲近,与他们多闲聊,从而也让我了解了他们淘气捣蛋外的另一面,像班上的沈俊杰小挚友,平常不管上课、下课话特殊多,不管老师怎样劝,他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后来他调到了第一排,我们的距离近了,我就常找他闲聊,从中知道了他爸爸是油漆工,每天很早就出门了,天黑了还不回家,妈妈的工作也很忙,爷爷奶奶忙于干农活,家里根本没人和他闲聊,所以他只能在幼儿园与小挚友讲,讲他的发觉,讲他的想法。从我主动和他闲聊后,我发觉他在课上讲话的次数明显少了,而且望见我总是笑眯眯的,我想他是真正的接受我了。这也让我对自己的做法更有信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