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doc

上传人:miaoshen1985 2022/3/2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文/晓鱼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TM)是小儿肺外结核中最严重的常见病,随着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复燃,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TB常为血行播散的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容易延误诊断甚至误诊,是小儿小儿结核性脑膜炎
文/晓鱼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TM)是小儿肺外结核中最严重的常见病,随着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复燃,近年来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TB常为血行播散的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一部分,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容易延误诊断甚至误诊,是小儿结核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病因病理
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免疫力低下,结核菌入侵后易通过血行播散引起结核性脑膜炎,主要病理表现为:软脑膜弥漫性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并形成结核结节。大量渗出物积聚在脑地步,包围挤压颅神经引起相应的颅神经损害。若渗出物发生机化、粘连,堵塞,则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脑积水及颅压增高。同时可有脑部血管病变,如急性动脉炎和栓塞性动脉内膜炎,严重者引起脑组织缺血、梗死、软化而致偏瘫。炎症亦可蔓延至脑实质、脊膜或脊髓等出现相应症状。
临床表现及分期
典型TM起病较缓慢,临床上大致可分为3期:
早期(前驱期) 约1~2周。主要症状为性格改变,精神呆滞,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易疲倦或烦躁不安,可有低热、厌食、盗汗、消瘦、便秘及不明原因的呕吐,年长儿可诉头痛。
中期(脑膜刺激期) 约1~2周。由于颅内压力逐步增高,患儿出现持续性头痛、喷射性呕吐、感觉过敏、体温升高、两眼凝视,意识逐渐模糊,以后进入昏睡状态,并可有惊厥发作。患儿脑膜刺激征明显(颈项强直、克尼格征和布鲁金斯基征阳性)。婴幼儿则表现为前囟隆起、骨缝裂开。此期可出现脑神经障碍,最常见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
晚期(昏迷期) 约1~3周。上述症状逐渐加重,由意识朦胧、半昏迷进入昏迷。痉挛性或强直性惊厥频繁发作。患儿极度消瘦,呈舟状腹。常出现水、电解质带些紊乱,最终因颅内压急剧升高导致脑疝死亡。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淋巴细胞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薄膜涂片找到结核菌。脑脊液或胃液结核菌培养阳性。脑脊液或血液结核杆菌PCR阳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实验强阳性(免疫抑制者可为阴性)。血沉增快。
头颅CT或MRI检查发现异常(脑水肿、脑室扩大、脑内低密度灶等)。
治疗
TM的治疗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抗结核治疗,二是降低颅内高压。
抗结核治疗 联合应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核杀菌药物,分阶段治疗。
强化治疗阶段,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及乙胺丁醇(或链霉素,链霉素可损害第八对脑神经,婴幼儿慎用),疗程3~4个月。开始治疗的的1~2周,将异烟肼全日量的一半加入10%葡萄糖中静脉滴注,余量口服,待病情好转后转为全日量口服。
巩固治疗阶段:继续使用异烟肼、利福平或乙胺丁醇。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使用9~12个月,抗结核药物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
降低颅内压
脱水剂:常用20%甘露醇,~1g/kg,于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入,4~6小时一次。脑疝时刻加大剂量至2g/kg。2~3日后逐渐减量,7~10日后逐渐停用。
利尿剂:一般于停用甘露醇钱1~2天开始加用乙酰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