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 (3).docx

格式:docx   大小:18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 (3).docx

上传人:crh53719 2022/3/23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 (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优秀志愿者事迹材料
让青春在奉献中飞扬
——XX县区助人为乐模范、省五星志愿者李可乐事迹
在阳山,作为县委办秘书和XX省五星级志愿者,“李可乐”是一个知名度颇高、代表了正能量的名,团队正式在县民政局登记备案,成立了XX县区志愿者协会,他被伙伴们推选为协会理事。因为志愿者协会的特殊性,协会“会长”不断变动,而李可乐身为理事,协会各项事务都是他亲力亲为,不但“管全面”,而且要“全面管”。尽管没有会长之名,一直承担着“会长”之责。
业余时间基本用于志愿服务
李可乐把他的业余时间和精力,毫不吝啬地奉献于帮困助弱志愿活动,并且乐此不疲。无子女、无依靠、无经济来源的

孤寡老人及农村留守儿童,是他和他团队的长期服务对象。他认为,让留守儿童体验到童年应有的快乐,他们就会把爱心传递下去并对未来充满希望;让孤寡老人体验到社会的关爱,他们就会感到温暖而不至于孤寂终老。从2009年开始,可乐坚持每个月选择一个偏远的乡村小学,带上志愿者协会的骨干们为在校的留守儿童举办生日会。生日会上,他和志愿者们与学生们玩争凳子、二人三足、踩气球等游戏,和孩子们一起唱生日歌、吃蛋糕,为生日的小朋友送上生日礼物和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在庆祝生日过程中感受到温暖,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会关爱他人。他还关注孩子们的梦想,组织策划实施了“童梦计划”。他带头翻山越岭,引导留守儿童填写心愿卡,收集留守孩子的微心愿,借助微信平台,借助旅游企业,发布“童梦计划公布栏”,由社会爱心人士自愿认购,帮助孩子们圆梦,至目前,共收集“微心愿”2000多个,圆梦2000多人。李可乐还十分关爱“事实孤儿”,积极联系各方筹措善款,2015年10月香港虎威高尔夫球会答应每年捐助约60万元给志愿者协会用于资助特困“事实孤儿”。2015年11月起,他带领志愿者利用双休历时两个多月走遍全县167个村(居)进行摸底排查,确定155名特困“事实孤儿”作为志愿者协会长期的帮扶对象,并因人而异按月发放生活费用。每逢节日,可乐都会组织志愿者们到敬老院跟孤寡老人们一起过节,给老人们送去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跟他们一起包饺子、包云吞,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指甲,和他们聊天,想办法逗乐他们,给无依无靠的老人们送上人文关怀。每年中

秋,他都会组织志愿者们在街头举办中秋月饼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月饼,在中秋节当天送到部分村的特困户和敬老院的孤寡老人手中。有的时候,他还会自掏腰包买米、面、油及生活用品,不声不响地送到贫困职工家庭中。他所在的志愿服务队经常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一助一”、“多助一”活动,为社区内的老人提供生活上和医疗方面服务。逢年过节,如果不能及时参加慰问活动,他都会主动对社区内的孤寡、独居老人 问候,天气转冷嘱咐他们注意保暖,对患病住院的老人到医院慰问,多次掏钱购买食品去探望,让老人们非常感动。除了固定的帮困助弱对象,抗洪救灾、文明劝导、献血等活动,也是可乐和他的团队大显身手的时候。如在2014年阳山“5〃22”特大洪灾中,志愿者们不仅主动帮助政府搬运救灾物资,还积极募集到社会捐款15多万元,购买一大批物资送到1024户受灾群众手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团队中的“拼命三郎”
作为理事,李可乐处处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他强调团队合作精神,自己更是努力做好“领头雁”。有一次,活动前一天晚上,他突然发起高烧,虽然吃了退烧药,但早晨起来身上还是烫得不行,有人劝他还是休息一天吧,但一想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他就不忍心让孩子们失望,最终,那天他拖着病体去参加志愿活动,虽然穿了厚厚的衣服,仍是感觉浑身发冷,头重脚轻,感觉晕乎乎的。不知内情的人取笑他穿那么厚,他故作轻松地笑笑,“新衣服哦,不穿出来晒晒怎么行。”为了

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每当发晕严重时,他就用一枚小针偷偷地扎手背,好时刻保持清醒。就这样,等工作结束时,他的手上被扎了十几个小孔,有的甚至流出了血。活动结束后,到医院检查,医生连连摇头,说你这小伙子是为了志愿服务不要命了,都烧到40多度了,换做一般人早就烧糊涂了。自此,志愿者们给他取了一个“拼命三郎”的外号。
不遗余力宣传推广志愿服务
除了身体力行志愿服务,李可乐还是活跃在网络上的文明推手。他加入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服务队,不定期开展文明宣传、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参与网上文明行动,传播正能量。年轻人的微信大多晒吃喝、晒美照、晒美景、晒玩乐,而他把他的微信经营成了微公益平台,广泛宣传志愿精神,广泛征集志愿者,汇集更多的爱心力量。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