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份下肢深静脉血栓.ppt

格式:ppt   大小:753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份下肢深静脉血栓.ppt

上传人:落意心冢 2022/3/23 文件大小:7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份下肢深静脉血栓.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份下肢深静脉血栓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在
份下肢深静脉血栓
定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血回流障碍。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是下肢深静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若未及时治疗,将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在急性阶段由于血栓脱落所引起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猝死率继肿瘤、心梗之后位居第三。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如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缺陷。
: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肾脏疾病、血液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和高粘滞综合征等;
,如血管壁损伤、静脉回流受阻及解剖因素(COCKET综合症)。
另外还有年龄、吸烟、感染、高血脂、血管解剖异常、遗传肥胖等因素。
为什么下肢容易发生血栓?
长期卧床患者,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静脉内血流变慢,诱发血栓形成,另外2/3的人群在解剖上左髂总静脉受到右髂总动脉的跨越压迫,后面又受第三腰椎椎体挤压,造成远端静脉血回流受阻。故易发于下肢,尤其是左下肢。
术后病人高凝状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有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如果治疗及时血栓可完全溶解,症状立即消失。否则,随着病变的继续发展会引起下肢浅静脉曲张,小腿皮肤色素沉着、硬化,甚至溃疡形成,经久不愈。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发热、WBC升高),以及出现肺栓塞(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卒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危及到生命安全。
类型
中央型
周围型
混合型
术前准备
手术安全核查
心理安慰
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标尺定位、吸氧、吸引器备用。
药物准备:盐酸利多卡因、非离子型造影剂、肝素钠、尿激酶、***碱、地塞米松、及急救药品、止痛药品等。
手术耗材准备:一次性介入包、常规用物、5F导管鞘、150cm超滑导丝、5F猪尾巴导管、穿刺针、下腔静脉滤器、5FC2导管、260cm交换导丝、5F溶栓导管等。
术中配合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变化,观察有无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有无造影剂过敏反应。
严格无菌操作。
术中耗材的供给。
常用穿刺途径
1、逆行穿刺:病人仰卧位,穿健侧股静脉- 患侧髂-股静脉。最常用途径。
2、顺行穿刺:病人取附卧位,穿患侧腘静脉。
3、颈内静脉
滤器放置位置:肾静脉开口下缘1cm。
滤器的选择: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下腔静脉形态、直径、血栓大小及游离程度来定,如年轻、血栓新鲜的患者一般使用可回收滤器。
滤器植入手术过程
穿刺成功后给猪尾巴行下腔静脉造影,明确下腔静脉有无血栓及滤器植入的位置。
再次与手术医生确认滤器规格型号。
先进滤器输送鞘,经输送鞘将滤器缓缓送入,X线下确认肾静脉开口位置无误后缓缓后撤输送鞘直到弹开、完全释放。
重新进猪尾巴导管腔静脉造影确认。
导管溶栓
给5FC2、260cm交换导丝至对侧股静脉照影,逐步下行至病变血管,根据病变长度选择溶栓导管。
常用的为美创医疗提供的端孔灌注溶栓导管和溶栓导丝组成的5F同轴灌注系统,侧孔头尾有标记。其中央导丝在导管插入时不仅起到支撑作用,易于插入血栓内且堵住导管顶孔,使注入的溶栓药只能从导管侧方裂隙涌出,增加了溶栓药与血栓的接触范围,并能够经导管照影观察溶栓效果,便于调整导管位置。
术后处理
1、滤器植入后未置管溶栓的病人术后穿刺点局部压迫5-10分钟观察无渗血用腹股沟气囊加压包扎。
2、留置溶栓导管者妥善固定溶栓导管。
3、病房交班。
健康教育
急性期间不得剧烈活动或按摩患肢,以免造成血栓脱落,若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块肺栓塞可致死。
戒烟的必要性:烟草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血管收缩,影响患肢血液循环。
禁冷热敷:热敷会促进组织代谢,增加耗氧量,对患肢不利,而且栓塞后患肢感觉受损,易造成皮肤的灼伤;冷敷可减少组织代谢,同时会引起血管萎缩,不利于解除痉挛和建立静脉的侧支循环。
长期卧床的患者鼓励做主动或被动的膝、踝关节的屈曲、背伸及收缩小腿及股四头肌的收缩运动,促进大腿深静脉的回流。
对既往有周围血管疾病史高危患者,采取积极预防措施避免血栓形成。
(1)指导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坐卧,休息时抬高患肢,有利于血液回流。
(2)术后、产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经常按摩肢体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
(3)腰带不要过紧、勿穿紧身衣物。
(4)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抬腿、打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