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浪淘沙教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浪淘沙教学案.doc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2022/3/23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浪淘沙教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玉门三中 八 年级 (下) 教学案   使用者 时间
2
课题__《浪淘沙》____ ____
主备教师
李建铭
参与教师
曹天军 袁吉平 赵玉习检查】( 2 )分钟
三、【预习自测】( 2 )分钟
分节奏,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词,说说你读这首词的整体感受。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1、组织学习“学习目标”。了解作者,第一组展示要点。
2、小组长检查预习案完成情况,交流掌握情况。
3、组长组织在组内检查完成字词预习自测。第二组展示,第三组点评。
4、自主学习:自由阅读4分钟,组内交流。第三组、第四组展示
第五组展第六组点评。
5、合作探究:组内讨论交流。第六组展示第1小题,第七组点评。
    玉门三中 八 年级 (下) 教学案   使用者 时间
2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探究案】
一、【导入】( 2 ):我们学过毛主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磅礴,对新时代到来的向往。这节课我们再来体味伟大领袖毛泽东另一篇壮美的词。
二、【自主学习】(5 )分钟
1、认真诵读课文,体会词人的感情,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提示:这篇《》,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三、【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15 )分钟
1、认真分析这首词的上阕,说说上阕写得主要内容是什么?展现给我们一副什么样的画面?
提示:上阕写北戴河观海之风景,但景中蕴积着诗人深幽绵绵的情思。诗人在这旷邈的美景中既写出了目前的景致,也透发出英雄独立的慨然及阵阵怀古之幽思。
一起句就点明写作之地点,“幽燕”,这两个字不仅读起来好听,写起来好看,而且有厚重的中华历史感,以及汉语诗歌特有的美感。这地名本身就获得了充分的诗意,让人情不自禁地沉醉其中。“大雨”与“幽燕”之间的一个“落”字,用得极好,给人有稳当大气之感,犹如亲自见到子诗人当时写诗的形貌神情,一个自然景观中落雨的“落”字,却在此得了诗人的精神,这精神也一下子就贯注到读者心中,让读者也产生了与诗人同样大气磅礴的感受。紧接着“白浪滔天”更添磅礴之气,其中这“白”字用得极妙,极活,生出画面的丰富层次。而白浪滔天的大海,雨中的渔船,都隐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它们去了哪里了呀?诗人在此发出茫茫博大的询问。意不在询问,意在借浩大无涯的风景引出下阕的怀古情怀。
2、下阕如何通过古往今来的情景,感叹新时代的到来是古往今来所无法比拟的。
提示:下阕一开始,一笔带到千年往事之中,那时或许是另一个凉风送爽的夏秋之季,曹操慷慨当歌跃马挥鞭率军北征乌桓,途经碣石山,以观沧海;面对秋风萧瑟,洪波涌动,他深感幸甚,以歌言志,写下旷代名篇《观沧海》。
毛主席这时面对大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