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目的
      1、 教育学生擅长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发奋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掌握暑假、似乎、犹豫、终于 教学目的
      1、 教育学生擅长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发奋向上的品格。
    2、练习运用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词语,读懂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生字。掌握暑假、似乎、犹豫、终于 、纪念、鼓舞、决心、居然、手脚并用、“……比……”、“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课时安排  三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投影片或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谁来告诉老师,课文写了哪些人爬天都峰?爬上去了吗?
    2、他们是不是很轻松地爬上了天都峰?是怎么爬的?谁来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齐读,考虑: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读,考虑:天都峰有什么特点?
    2、看投影或图片:
    刚刚我们读了课文,下面请看:这就是天都峰,它是黄山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坡度在70度以上,,看能不能用一两个字总结一下天都峰的特点(给你的印象)?(板书:高、陡)
    3、下面请大家轻声自由读课文,找出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说明天都峰的高、陡,把它画出来?
    4、学生发言,老师引导从以下两点理解:
   ①、“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A 我是怎么观察天都峰的?(抬头望)为什么要“抬头望”?(高、陡)
    B 这句话中有两个语气词?谁能找出来?(啊 、哩)
    “啊 和哩”这两个词表达了“我"的惊叹,那么“我”在惊叹什么?
    C 峰顶这么高,高得仿佛怎么样?学生用课文中的话答复。(在云彩上面呢!)
    ②、面对险峻的天都峰,“我"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谁来读一读.
        (板书:能爬上吗?)
    ③、老师引读:是啊!“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上面的铁链,似乎是??”学
生接读“从天上挂下来的,”老师引读:“真叫人??”生:“发颤!”
        (板书:挂下来  发颤)
    A “笔陡”是什么意思?(老师以简笔画演示:笔直陡峭,仿佛从天上挂下来)
    B  “发颤”说明了什么?“我”为什么“发颤”?
    四、学习三、四、五自然段(略)
    1、总结过渡:
    ①、天都峰如此险峻,所以“我”心里有点害怕“发颤”,也难怪“我”有的疑心:自己能爬上天都峰吗?
    ②、下面听老师读课文(三、四、五段),想一想: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