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活动方案武敏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登上俊林山,寻访刘俊林
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四年级陈鹏
在我们莱芜北部、古长城脚下,有一座俊林山。这座山原来叫火龙台,后来改名为俊林山。这跟“寻访红色足迹”主题活动方案武敏
寻访红色足迹主题征文
登上俊林山,寻访刘俊林
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四年级陈鹏
在我们莱芜北部、古长城脚下,有一座俊林山。这座山原来叫火龙台,后来改名为俊林山。这跟一位英雄人物有关。他就是刘俊林。今天,我们身着统一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寻访他的足迹。此刻,我的眼前是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和满眼绿色的树林。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烈士的身影,望着面前陡峭的悬崖,我仿佛听到了当年激烈的枪声""
1944年4月的一天,日本鬼子对我茶业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刘俊林所在的茶业区民兵奉命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安全撤退。刘俊林是队长,带领李文富等人5人埋伏在交通要道上,伺机袭击敌人,牵制敌人。为了拖延时间,他们从王庄西北面把敌人吸引到“火龙台”山上,大量的敌人被牵着鼻子上了”火龙台“,刘俊林五人边打边退,为主力部队撤退赢得了时间,但是他们却被敌人重重包围。
看到情势不好,刘俊林告诉战友。宁可牺牲生命,决不做敌人的俘虏,枪在人在。看着敌人越来越近,其他三名战友已中弹身亡,刘俊林和李文富边打边退,一直打到悬崖边上,再无退路。刘俊林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抱枪来到崖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纵身跳崖,以身殉国,那一年刘俊林23岁。
这座千年的古镇历经了历史的变迁,记录着小镇人民反抗斗争的记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冒着绵绵细雨来到纪念碑前,密密麻麻的雨丝无声无息的落在纪念碑上,好像怕打扰了革命先烈们休息一般。纪念碑的顶端耸立着一颗五角星,经受多年的风吹雨打仍巍然毅立着。蒙蒙细雨仿佛给大地挂上了一层薄薄的帘子,可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依然鲜艳夺目。周围挺拔的松柏像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