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甘肃省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方案(试行.doc

格式:doc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甘肃省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方案(试行.doc

上传人:w8888u 201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甘肃省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方案(试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甘肃省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方案(试行)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呼吸系统损害,引发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依据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5月13日更新)》、《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手足口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全面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科学有效控制疫情;
(二)加强手足口病病例的救治工作,减少危重病例死亡,提高治愈率;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四)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A组16、4、5、7、9、10 型, B组2、5型;埃可病毒(ECHO viruses)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其中以EV 71及Cox Al6型最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去***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但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 ℃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
4 ℃可存活1年,在- 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之后保加利亚、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均有本病流行。
我国于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本病,此后,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东、湖北、青海和广东等10几个省份均有本病报道。1983年天津发生柯萨奇病毒A16型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5-10月间发生了7000余病例。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发生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流行,监测哨点共报告129106例病例。当年共发生重症病人405例,死亡78例,大多为5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该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幼儿园和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
(二)  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人是人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传播本病。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易感性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持续时间尚不明确。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四、诊断与治疗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诊断标准,注意鉴别诊断,科学合理诊断手足口病(参见《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5月13日更新)》、《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技术指南(试行)》
),努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认真落实转诊制度、病例筛选制度和分类救治原则,及早发现和及时救治危重患者,防止出现死亡病例。对住院手足口病人要提高诊治效率,使患者尽快康复。
五、疫情报告和管理
(一)疫情报告
,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防治法》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报告。

发现手足口病患者时,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卡》中“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一栏中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