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精实教学: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探寻.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实教学: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探寻.doc

上传人:玉柱儿 2022/3/2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实教学: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探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实教学: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探寻
董裕华 摘要:精实教学是一种教育追求,也是一种教学主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追求教与学的“精”和“实”,意在尽可能发挥教学对人成长的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既考虑眼前们今后的教育改革迫切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过犹不及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不可忘!”[2]这个“度”的把握就是求精求实。我们既反对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一成不变;也反对朝秦暮楚,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教育者一定要有求精求实的作风。
三是陈玉琨教授,他说: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我觉得这是真正了解中国教育的专家,他熟知中国教育国情、又有教育理想和情怀,讲的话接地气,有品位,既辩证,又精辟。海安中学的实践已经说明,提高教学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两者之间是可以兼容的,高考成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副产品,也是做精做实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学有其基本的规范。教育教学需要创新,但这种创新绝不是盲目的,沽名钓誉的。创新要有生命力,就必须有其生发和生长的土壤,有其适用的范围,过分强调与众不同,强调教育教学的创新性、独特性,很可能走向预期的反面。创新更多的应当是推陈出新,是对已有样态的改良,没有陈就难有新,不能急功冒进,更不能“想当然”,真正有效的教学改革一定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考验。
精实教学要求教师善于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在认真学****借鉴、传承已有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依据校情、学情和自身条件,选择、整合已有的教学方法,把已有的方式、方法做“实”。在教师自身功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重构教学方法,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中间地带”,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把新的方式、方法做“精”。能找到别人没有走过的“最佳路径”是人人都期望的,但不等于别人走过的路就不能重复,只是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因地、因人制宜,科学地扬弃,就是最佳路径。精实教学着眼于建构平实的课堂生态、真实的学科情境、扎实的学科素养,立足于精心的教学态度、精致的教学设计、精要的讲练演绎,努力达成“情智兼容、知能并重、多元共生”的教学目标。 精实教学关注的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技艺,更重视教学的价值生成;关注的不仅是学生考试的成绩,更重视学生的学****品质;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在学科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更重视学科素养的目标达成;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提升;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平均质态,更重视每个学生个体样态,重视每个学生学****兴趣的提升,学****信心的增强,为其自主、全面、可持续地发展提供支撑。
三、精实教学的具体指向
我以为,精实教学具体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既“精”又“实”
精实教学首先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教学的意义何在?我以为,教学的价值就在于训练人的思维方式,促进人的思维发展。
以数学为例,在上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教学内容调整争议最大的是平面几何。有学者提出要降低几何推理的难度,把原来的许多证明问题都改成了说理,就连最经典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也无需证明,只要能通过拼、量等方法得到结论就可以了。这种观念更多的是基于“实用”。平面几何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应用确实不多,但平面几何中蕴含了大量的演绎推理,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述条理更清楚,层次更明晰,推理更严谨。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指出:中学生不学几何,数学学****就少了灵魂[3]。弱化平面几何,逻辑思维能力的弱化,影响的不仅是数学学科本身,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中也会受到影响。政治教师反映现在的哲学课比以前难教,不是因为难度增加,部分原因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跟不上;语文教师反映学生怕写议论文,说理缺少严密……
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体现在对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要求,体现在学****目标的多元化和精准度。客观现实要求教学必须做到“多快好省”(学得多、见效快、效果好、时间省),我们的教学也就必须做到“三个不教”:学生已经学会的内容不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内容不教,教了还不会的内容不教。自主选择、灵活取舍、精准定位,找准学生的学****起点,减少那些对学生发展不必要的,甚至可能干扰学生思维和能力发展的知识,给学生腾出时间和空间,集中精力把最该做的事做好、做到位,这是教学内容瘦身净化、减负增效的重要路径。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统领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水平出发,立足教材,活化教材,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重组。这种重组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叠加或删减,而是“整体把握”,整体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体把握教材知识的架构,整体把握现有资源的特质,让教材所蕴藏的价值得到充分地激发和提升,帮助学生减轻负担,培养创新精神,促进生命成长。
(二)教学方法既“精”又“实”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