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doc

格式:doc   大小:73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doc

上传人:知识改变命运 2022/3/24 文件大小: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1/20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大,从
“九五”时期末的229891万元,增加到“十五”时期末的460731
万元,%,财政收入翻了一番,超过了《北
京市西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的财
政收入年均递增9%左右到2005年达到350000万元的目标。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5/20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财政经济良性互动,主体税种高速增长
“十五”时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力带动下,主体税种及
非税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实现了财政运行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房产税等四大主体税种从“九五”时期末的197980万元,增加到“十五”时期末的
403106万元,%,高于财政收入年均增
,有力拉动了财政增收。“十五”期间四大主
体税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88%左右,对财政收入
的支撑作用和稳定作用十分显著。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十五”时期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现从“大力发展五业,重点建设五街”向“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转
变。传统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稳步发展;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区、体现区域特色的金融保险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步,特别是金融保险业呈现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对财政收入贡献十分明显,占财政收入比重保持在21%左右,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6/20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二)财政支出达到新水平
落实产业政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十五”期间,西城区落实北京市《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的精神,加大对金融产业政策的支持,改善“金融街”投资环境;落实中关村科技园区德胜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加快德胜科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搭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鼓励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城区城市化建设步伐
“十五”时期,西城区财政基本建设资金共计607252万元,重点用于道路改造、市政建设、危旧房改造和居住环境改善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同时注意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
护等方面。努力推进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开展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加强财政基本建设资金的监管,发挥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支持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确保教育、科技、文化领域的财政
投入法定增长。保障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对基础教育和学校基础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7/20
北京市西城区“十一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规划西城区
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数字西城”和电子政务支持系统的建设;保障文化投入,加大对文物保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图书馆等的投入;支持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区
级卫生经费预算内法定投入从2001年的5000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7750万元,重点支持卫生防疫、预防保健、社区网底建设和医疗重点学科建设,有力地改善了西城区的卫生服务水平。
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维护社会稳定
“十五”时期,西城区在初步建立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和社会保障资金财政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各种保险制度;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建立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制度,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加强公费医疗管理,推行医疗保险改革;积极研究和落实各项支持就业和再就业政策,建立2000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管理,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