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肝硬化腹水护理
第1页,此课件共33页哦
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及纤维化,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第 脾功能亢进 毛吸血管脆性增加有关
营养不良 肠道吸收障碍 胃肠失血 脾功能亢进
出血
贫血
胃肠道紫癜
第13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4. 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雄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减少。 由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增多时,通过负反馈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及促肾上腺激素的功能,导致雄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减少,雌激素与雄激素比例失调。
第14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内分泌紊乱
蜘蛛痣
肝掌
男性乳房发育
色素沉着
雌激素
肾上腺皮质功能
醛固酮
抗利尿激素
第15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临床表现--肝功失代偿期
门静脉高压
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开放
第16页,此课件共33页哦
门静脉系统阻力增加,门静脉血流增多,形成了门静脉高压。脾肿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三大临床表现。
门静脉高压
第17页,此课件共33页哦
脾肿大
门静脉高压致脾静脉压力增高,脾因长期淤血而肿大,多为轻、中度肿大,晚期脾肿大常伴有对血细胞破坏增加。使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称为脾功能亢进。
第18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侧支循环开放
门脉高压后,门静脉交通支充盈扩张,血流量增加,建立起侧支循环。
重要侧支循环有:
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②腹壁静脉曲张
③痔核形成,为直肠中、下静脉扩张形成。
第19页,此课件共33页哦
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
①门静脉高压:>300mmH2O
②低蛋白血症:白蛋白<30g/L
③肝淋巴液生产过多
④继发醛固酮增多,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⑤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水的重吸收增加
⑥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 肾血流量减少
肾小球滤过减少
形成因素
腹水
第20页,此课件共33页哦
腹水
门静脉高压
腹水:是最突出的表现
腹水、脐疝形成
第21页,此课件共33页哦
腹水形成原因
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压力增高,使腹腔脏器毛细血管床的静水压增高, 组织间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减退使清蛋白摄入和吸收障碍,低蛋血症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管内液外渗。
第22页,此课件共33页哦
腹水形成原因
肝淋巴液生产过多:肝淋巴液生成增多,使大量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入到腹腔。
抗利尿激素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水钠重吸收增加
第23页,此课件共33页哦
腹水形成原因
肾脏因素: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致肾血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第24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临床表现—并发症
⑴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 常突然发生
表现:呕血、黑便
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
原因:食管下段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急性胃黏膜糜烂
或消化性溃疡
第25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临床表现—并发症
⑵ 感染:由于病人抵抗力下降,门静脉侧支循环开放,易并发肺炎、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等。
表现:发热、腹痛、腹胀、腹膜刺激症、腹水迅速增加或持续不减。
原因:肝硬化时单核细胞吞噬作用减弱,肠道内细菌异常繁殖并由肠壁进入腹腔。
第26页,此课件共33页哦
临床表现—并发症
⑶ 肝性脑病:是晚期肝硬化最严重并发症
⑷ 原发性肝癌
⑸ 功能性肾衰竭
⑹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第27页,此课件共33页哦
护理诊断
1、体液过多:与肝功能减退有关、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水钠潴留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肝功能减退有关、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欲减退、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3、活动无耐力 :与卧床休息、缺乏能量、腹水导致的呼吸功能改变有关
第28页,此课件共33页哦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水肿皮肤干躁搔痒长期卧床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6、焦虑:担心疾病预后经济负担等有关。
7、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第29页,此课件共33页哦
护理措施
1、饮食
原则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