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麻风病联合化疗进展.ppt

格式:ppt   大小:1,525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麻风病联合化疗进展.ppt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2022/3/25 文件大小:1.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麻风病联合化疗进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麻风病联合化疗进展
手绘风格
引 言
麻风病是一种慢性传播病,在我国流行已2000多年。在以往相当长的时间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往往导致畸残且难以治愈,因此社会偏见十分严重。自2长中起重要作用。
6、RFP结合于β亚基,从而抑制RNA链的合成,抑制转录过程而达到杀菌作用。
19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7、耐RFP病人的麻风杆菌分子遗传学分析示在其rpoB编码区发生rpoB基因突变是麻风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8、研究表明:
folp1基因的点突变与麻风DDS耐药有关;
gyrA基因突变与***喹诺***耐药有关;
23S RNA肽酰转移酶基因突变与克拉霉素耐药有关。
20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麻风病耐药的机制
麻风杆菌的耐药可能是由于遗传突变所致菌群中的耐药变异菌选择性繁殖的结果。耐药变异菌可使某一抗麻风药物不能透入,或具备某种方法绕过了药物的代谢阻断作用。
麻风菌对RFP、B663和DDS单用的耐药突变分别为10-7、10-6、10-6,对RFP+B63联合治疗的耐药突变率为10-13, 对RFP+B663+DDS联合治疗的耐药突变率为10-19。多菌型麻风病人体内一般仅有109~1011条活菌,同时对二种药物治疗产生耐药的机会极少,预计不会对3种药物联合治疗产生耐药性。
21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DDS敏感菌
DDS敏感菌
DDS敏感菌
纯一菌群
DDS
DDS
DDS
DDS
DDS耐药变异菌
DDS耐药变异菌
DDS耐药变异菌(1/106)
DDS耐药变异菌
麻风病耐药发生机理(模式图) (一)
22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DDS耐药菌
RFP
RFP
RFP
RFP
RFP-DDS双重耐药变异菌
RFP-DDS双重耐药变异菌
RFP-DDS双重耐药变异菌
RFP-DDS双重耐药变异菌
麻风病耐药发生机理(模式图) (二)
RFP敏感菌
RFP敏感菌
RFP敏感菌
23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B663敏感菌
B663敏感菌
B663敏感菌
RFP-DDS双重耐药变异菌
RFP-DDS-B663三重耐药变异菌
B663
B663
B663
B663
RFP-DDS-B663三重耐药变异菌
RFP-DDS-B663三重耐药变异菌
RFP-DDS-B663三重耐药变异菌
麻风病耐药发生机理(模式图)(三)
24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耐药变异菌
RFP耐药变异菌(10-6)
DDS耐药变异菌(10-6)
双重耐药菌(10-12)
RFP耐药菌(10-6)
DDS耐药菌(10-6)
三重耐药菌(10-18)
B663耐药菌(10-6)
RFP
B663 单疗
DDS
RFP+DDS联合治疗
RFP+B663+DDS联合治疗
化学药物单疗或联合治疗时耐药变异菌的示意图
药物敏感菌
药物敏感菌
药物敏感菌
25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敏 感 菌
RFP耐药变异菌(103)
持久菌(104)
B663 耐药变异菌(103)
DDS耐药变异菌(103)
联合化疗时麻风杆菌亚群示意图
26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7.认识到开展MDT的必要性:
DDS耐药菌株的普遍出现;
RFP耐药及RFP+DDS双重耐药菌株的出现;
化疗药物杀菌作用的发现;
27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结核病治疗的经验
Freerksen等于1972年在马尔它实施MDT:
方案:RFP 600mg/日
Isoprodian 2片/日
DDS 50mg
PTH 175mg
INH 175mg
WHO以上述方案治疗成功为基础
于1981年制订了麻风MDT方案
28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
8.持久菌的发现:Waters(1974)
(1)DDS治疗10年以上,皮肤、肌肉、N内仍可分离出少量活菌
(2 ) 后来发现:
DDS治疗 10-
B663 10年
RFP 5- 均可检出持久菌
RFP+B663 5年
RFP+B663+DDS 2年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