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379266576 2022/3/25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微电影《红色气质》观后感-观看红色气质心得体会
微电影《红色气质》新华社运用现代科技手法和独具匠心的构思设计,将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等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留下并传承那一份红色气质。
就是人民,人民就是,人民永远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泉。人民对美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的。从嘉兴到井冈山,从瑞金到延安,共产党的一路开展都离不开广阔人民群众的支持。新时代下,虽然我们不能像先辈们一样抛头颅洒热血,沙场秋点兵,但那份对人民的那份清正廉洁,艰辛朴素,浩然正气绝不能忘。不谋私利、严以律己,时时刻刻以党章党规来约束自己,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才是广阔党员干部在新形势下要传承的“红色气质”。
理想诚可贵,奋斗价更高;红色气质在,代代逞英豪。党章党纪提倡的我们带头去做,党章党纪制止的我们坚决不做,只有纪正言行,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扎实工作,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弘扬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传承与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红色气质”,让共产党人爆发出强大力量。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3  党旗飞扬,总可以让我们回想起,苦难日子里的困难回忆。遥想当年,外族入侵,家国动乱,国虽然未破,山河却已经不在,面临如此困境,一局部共产党员“揭竿而起”,挺身而出,开场为了寻求民族独立,而踽踽独行;及至开展高潮,却遇上了日本入侵,八年抗战,怎是一个凄凉与艰辛可以形容?在众志成城,我们获得了民族独立,却又陷入国内解放战争。战争终会过去,苦难也成为了锻炼国家意志的重要手段,从困难起步,到今日的国家雄起,不变的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员的坚决信仰,不变的还有我们心中深藏的家国情怀。

在《红色气质》微电影里,我们可以明晰的看到,百年之内国家的变化与共产党员的不变。在科技不兴旺的时代,“家书抵万金”已经是常事,更何况要留下一两张影像资料,是何其困难。然而,不知道是因缘际会,还是应该如此,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影像资料,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照旧被保存了下来。一张照片,是一种选择,是一个人的全部人生冲锋,冲锋,在冲锋,在不同时期的冲锋中,我们看见了共产党人心怀家国、永远冲锋在前的珍贵品质和坚决信仰。
以家国为己任,以奉献为平常事,让中国共产党具有了号召人心的才能。以家国为己任,自然,人民也便被放到了心上,心中常怀人民,人民自然会感谢,会心生拥护;以奉献为平常事,这让在中国的战争或者和平时期,都有一批坚决地开路者,假设前路是荆棘,他们会踏平,假设前路是敌人,他们会打败,假设前路是自己,他们会让路  看罢历史,会让人民坚决我们今天所选择的路,更会让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坚决自己的家国信仰。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局部,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去保卫这个家庭的美满,这可能需要我们向陋****发起挑战,可能需要我们向愚昧发起挑战,更有可能向自己发起挑战;而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有义务让这个国家变得更,以自己在建立中的奉献,实现个人梦、国家梦。
党旗飘扬,随之而飘扬的,还有我们让国家变得更的坚决信仰。信仰在,我们的国家动力常在;信仰在,我们的复兴之路,便不会更改。
红色气质心得体会4  作为献给党95岁生日的礼物,该片以9分5秒时长高度浓缩了中国共产党95年的光芒历程。微电影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法,通过历史照片讲述与三维特效结合,回忆了中国共产党近一个世纪来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走过的道路,展示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责任与担当、气质与情怀,提醒了人民就是、就是人民的主题。
“国家相册”展现红色气质  独家的图片素材全部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是目前全世界馆藏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照片档案馆之一,了1892年以来的珍贵历史影像,目前已藏有1000余万张数字化照片和20余万张胶片底片,是中国馆藏量最大的国家照片档案馆。推开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大门,宛如翻开了一部“国家相册”。

一张照片,定格一个瞬间;一组群像,翻开一部史册。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赵一曼、杨靖宇、左权、彭雪枫、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吴吉昌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红色气质”。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指导人、《国际歌》的第一个汉语译者。1935年福建长汀郊外,瞿秋白正是唱着自己翻译的《国际歌》沉着走向了刑场。
鲜活的影像,讲述了共产党人在关键时刻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无畏,也展现了他们最灿烂的笑、最柔软的情和最难割舍的万般眷恋。
党的同龄人深情追忆父辈  瞿秋白牺牲时,他唯一的女儿瞿独伊,还是一个孩子。瞿独伊是新华社驻莫斯科首任记者,今年95岁,与中国共产党同龄。镜头中的老人,翻阅家庭相册,讲述父辈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