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但凡加粗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课程和和生活的联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开展。
4.课程标准的“施行建议”部分,对教科书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施行的原那么、方法和策略,也为详细施行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 课程目的
一、总目的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安康的审美情趣,开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进步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
4.在开展语言才能的同时,开展思维才能,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展探究性学习,在理论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才能,,注重情感体验,开展感受和理解才能。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详细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根本才能,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展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
二、阶段目的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和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根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那么用硬笔写字,。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标准、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腔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部首)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保护图书的习惯。
2.学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妙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 感受和想法,并乐于和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体会句号、问号、